国学文化传承网

    

继承传统 · 学习现代 · 着眼未来

 人物
当前位置:
大家风采
刘凤臣
    发布时间: 2019-08-06 16:04    

山东省临沂市“杞柳编织”技艺—“刘氏柳编”第三代传承人。

刘凤臣
        “刘氏柳编”第三代传承人
       刘凤臣,山东省临沂市“杞柳编织”技艺—“刘氏柳编”第三代传承人。

       自幼受家庭的熏陶做柳编,至今已有30余年的编织经验。开始只做些简单的家用品,慢慢的就喜欢上了这个编织技艺并着实研究柳编。从简单家用品到复杂工艺型、个性化装饰及外样(国外图纸)制作,至今仍在努力研究、开发思维,添加时尚元素设计出原创的原生态环保作品,填补了国家环保事业中柳编行业出口及内销的产品空白。在当地曾担任过十多家出口贸易公司的样品原创、外样复制、产品更新、新型设计和产品开发等要职,得到“公司最佳创新”奖、“公司最佳技师”奖、“优秀产品供应业绩”奖,“指尖手工艺”奖等奖项的光荣称号。同时也相应带动了一批批老百姓的就职就业,很受大家的好评与厚爱。



       本着“环保非遗”进“学校、社区和商场”的发展方向,来实现大家的柳条编织梦想!于2015年在济南成立了“绿色环保柳编工作室”,现工作室已迁至上海。因属环保非遗产品而且能融入生活,深受众多客户的青睐,同时也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2019年5月参加“中德(汉堡豫园)文化交流”活动,争取早日让中国造走向世界!

       曾任:
       山东省临沂市职业学院“非遗走进校园”特聘“指导老师”;
       山东省济南市传统手工艺“百工团”团员;
       山东“济南市残疾人再就业”技术顾问;
       山东旅游局“山东名品”传统工艺成员;
       2017中俄文化交流“莫斯科”活动成员;
       2017北京中国经济报社“国家级”非遗传承50人论坛会会员;
       中国杞柳编织“线下”手工课堂创始人;
       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传统文化直通车”活动成员;
       上海市“第九届科学生活大使”;
       上海中外文化交流协会会员;
       2018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入选名单;
       2018年度最有“发展潜力非遗传承人” ;
       2018年12月荣获“世界华人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现任:
        上海大世界‘非遗传艺’基地”
        “上海市黄埔区文化馆”
        “上海市虹口区文化馆”
        “上海市杨浦区少年宫”
        “上海市黄浦区皓古文化艺术馆”
        “上海市黄浦区敬业中学”
       上海市青浦区传统技能传承保护推广项目特聘指导专家

        上海各“居委会”、“邻里中心”、“街道办事处”、“党建服务站”    ……等柳编“非遗技艺”传承老师



       刘氏柳编的起源
       听爸爸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一直影响着我,鼓励着我,成长着我。"爷爷兄弟五人他排行老二,小的时候他就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孩子们玩耍的时候,爷爷总是能挤出点时间去看老人们编织的“筐篮”。那个年代老百姓没有多余的钱去买那些较好的家用器具,他们就到小河边或水沟旁上折一些自生自长的“枝条”编织很多的东西来用。如:一个把手的提“篮子”、三个把手连成一体的“筐头子”、一面敞口的“粪笈子”、还有储存粮食用的“大圆囤子”,这些都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虽然老人们编织的很“粗糙”,也很“简单”,但是非常有“自然感”,而且很特别“环保”。每次老人们在编织的时候,爷爷就做在旁边目不转睛地看,还不时的拿起枝条来回地穿。"就是这样,爷爷受环境的影响和熏陶,渐渐的学起编织这个手艺。随着时间的推移,爷爷编的筐篮越来越好,款式也越来越多。村民们知道爷爷编的筐篮又结实又好看,都采了枝条让他编。后来爷爷在我们当地出名了,当然也换回了不少的收入,为家庭解决了极其困难的生活问题。爸爸从小是个非常顽皮的小孩,爱动且思维敏捷,聪明灵活。他不喜欢做编织,在找不到其他职业的情况下,爸爸还是选择了这个行业。爸爸头脑好使,在爷爷编织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很多的“技艺手法”,所以他的作品即“美观”又“新颖”,即“紧密”又“牢固”。在当地农村的大集上爸爸编的筐篮成为十里八乡的抢手货,自然也换来了不少的收入,成为整个家庭的经济支柱。因编出的作品都符合老百姓的意见,故人送美称“巧手”。



       可别小看爸爸编的筐篮,解放战争时期它可是立了很大的功劳。大娘们烙的煎饼就是用它“一筐一筐”的送上“前线”的、大婶们做的布鞋和烙的大饼也是用它“一篮一篮”挎上“阵地”的,战场上盛“子弹、地雷和手榴弹”用的筐篮也有爸爸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我问爸爸的时候,他也不知道编了多少个。总之每天都编,晚上点上煤油灯也要编到打瞌睡。哪怕手上磨出泡,磨成茧或者磨出血都要不停的编,因为战场上非常需要这些筐篮。它给战场上的运输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所以爸爸经常得到部队和游击队的夸奖及鼓励,全家乃至全村都“”引以为荣”。
       八十年代爸爸的柳编手艺不但没有扔掉,而且还收了不少徒弟,同时还经常接到一些订货单。九十年代初期很多的柳编厂逐渐的兴起,最高兴的就是爸爸经常被柳编厂请去做“技术指导”,然后给很多“劳务费”。

       每次爸爸编筐的时候,我都在跟前看。学会了很多的编织方法和技巧,早早的掌握了柳编的基本要素,慢慢的我也能编出比较像样的筐子。后来我也跟爸爸去柳编厂做工挣钱。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看见许许多多眼花缭乱的筐篮,我顿时惊呆了原来简简单单的柳条能做出这么多好看好玩的东西,厂里的领导说“咱这是从家用的柳编转成工艺品型的基地,这些产品可以出国卖给外国人”。原本犹豫不决的我,当时就下定决心要好好的把柳编做下去,并且要做大做好做强!
        “刘氏柳编,编织中国梦!”



       艺术宗旨:
       “让世界用上中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