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传承网

    

继承传统 · 学习现代 · 着眼未来

 人物
当前位置:
大家风采
黄国松
    发布时间: 2020-08-24 15:55    

徒手治疗软组织损伤及内科与疑难杂病

黄国松








      《黄帝内经》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认为作为独立于人的精神意识之外客观存在的「天」与作为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源、属性、结构和规律。天人的“天"字,乃整个造化的简称;造化二字,乃宇宙藉由气的圆运动催化,生育万物之称,亦即宇宙之称。天人之气,和平则无病。相生则和,相克则病。是故相生相克者,为中医学的生理、病理、医理之大事也。
黄国松  著



       黄国松,1944年出生于台湾。
       斯里兰卡国际交流医科大学,传统医学博士、替代医学博士、针灸医学博士、教授、公爵。早年师从苟亚博教授,研习脊椎神经的病理变化。因有感于病理的欠缺,遂于1990年开始将经络学说中的经筋系统结合脊椎神经并同研究。1992年又将四肢结构与生物力学一同结合研究。1993年增加人体结构工程与动态力学对脊椎神经造成的影响再评估。1995年增加血液流变学对人体结构工程的影响进行复合研究。1995年从大量临床病案中总结出脏腑器官与经筋通道的互补影响,并开始以经筋理论指导临床实践诊疗疾病。擅长以徒手治疗软组织损伤及内科与疑难杂病,疗效显著。
       黄国松将多年心得撰写成文,于1996年着有《脊椎手疗法图解》、《经筋手疗法图解》、《四肢手疗法图解》等书,并也在大陆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四肢手疗法图解》的序言中有这样的描述:“不知生理,焉知病理。”、“不会病理,怎会处理?”,编著的《手疗法图解》,内容丰富,解说明了。使生理和病理连贯,易懂易学。
       数年前曾有几个系统的研究,例如部分眼睛失明者,可以再恢复光明视物;基因、染色体异常者,例如第13、14、15、18对染色体可以逆转修补为正常染色体;连续性癫痫症候群,有数起案例脑部已恢复正常。目前,黄国松正从事于慢飞天使的研究,慢飞天使乃是个统称,指的是先天发展迟缓与先天脑部发育不全的孩子,据统计约15个小朋友之中就会有一个慢飞天使。


目  录
       前 言  ...........................................................................................................................................  1
       翻转经典.再造中医 系列一   ...................................................................................................... 2
       翻转经典.再造中医 系列二   ...................................................................................................... 20


前     言
[如何翻转中医体质]

       有一次在新加坡上课,其中一个学生提出问题,他问:「苦为什么会入心?」我解说:「心主喜悦、主笑,笑的时候不小心吃了苦的东西,你认为该笑,还是苦着脸,笑不出来呢?所以苦入心不对!」
他说:「五味是酸、苦、甘、辛、咸入五脏的肝、心、脾、肺、肾,内文中解说五味的苦入心。我们反覆用药,反覆思考,却还是没有方向。老师你能不能告诉我们,哪里错了?怎么证明呢?」
       我哑口无言……。

       后来在阅过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后,因为有了二十四节气的思考,才有子午流注新编的重新排列;再加上五味入五脏的重新诠述及理所当然的经筋与经脉表里如一,才有这一套翻转经典的面世。

       翻转经典共计四个系列,分别如下:
       系列一 天人合一
      《黄帝内经》主张“天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医学内涵主要是指“人”做为“小宇宙”是如何与天地这个大宇宙相应,这是将生命过程及其运动方式与自然规律进行类比的理论。
       系列二 五味入五脏
       中医藏象学说里,有五行对五脏应五味之说,五味在用药方面,占有很大的一席之地,然而在历代经典的传承中五味总被人所忽略,历史记载,五行对应五脏之说曾有过重大排列修正,那五味排列是否也应该跟着更改呢?
       系列三 经筋与经脉组合为表里经
       从人体的外表就可以看出“将要发生的疾病”,可能吗?
       历代传承经筋在人体走“表”不影响到“里”,然而临床上发现经筋与经脉是应该互相搭配应用,甚至将其组合成表里经后,医家们可以轻松的从手指、脚趾及脸的外观推论疾病形成的来龙去脉。
       系列四 重探药与方剂
       五味入五脏重新排列,是以药物归经入脏也要修改,本书还加入五行圆融的思考与疾病记录器。

翻转经典.再造中医 系列一
天人合一
〔子午流注新编〕
台湾经筋医学研究中心 黄国松

       天人合一是说,如何应用自然科学的知识去预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并应用这规律,正确诊断治疗,这是医学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子午流注与五运六气,就是在这一基础上产生出来,并经过数千年反覆验证的一种理论。
       一、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是说,气血在人体每日流动的形态规律。
       1、子午代表时间
      《灵枢.卫气行》篇云:“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子午指一年十二月中阴阳盛衰的转折点,每年冬至一阳生在子月(农历十一月),夏至一阴生在午月(农历五月);一日十二时辰,子为夜半,午在日中,是为阴阳的分界点。

       2、流注代表经脉循行
       “流注”一词最早是经脉循行的代称。据《中国医籍考》记载,至隋朝已有专以“流注”命名的医学著作,如《黄帝流注脉经》、《亡名氏明堂流》、《流注针经》等。至唐.王焘《外台秘要.卷三十九》中始载有“五脏流注傍通”与“六腑流注傍通”,并明确指出:所出为井,所流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所过为原。表明“流”是水流,“注”是灌注;流注二字在这里,是用来代表人体气血运行如水流灌注的意思。

       3、新旧子午流注的差异
       古老的子午流注,解说人体气血在五脏六腑的流动形态,用地支的排列与五脏六腑结合,并以穴位的井荥输经合用针灸来做治疗,并以之改善人体的脏腑功能。
       新编的子午流注,解说大自然气机是与人体的气机相搭配,把大气用二十四节气,套入每年的十二个月里,并用人体的十二经筋呼应,借助大气的能量来修补人体劳损不足的能量,这些都可以用手法及药物来做修补的工具。(参阅图一、图二)



       二、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又称运气学说,这一学说是在天人相应、阴阳、五行等基本观点指导下提出的,它认为整个宇宙存在着一部分相对静止和另一部分相对活动的气。这些变化不但对自然界的生物有着生长壮老死的影响,而且对人的生理病理变化有着巨大影响,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篇》所说:“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所以很多医家常常把认识了解自然界气候变化的规律及其对病因、病理、生理的影响,作为衡量医生辨证论治水平的指标。

       三、阴阳五行学说
       1、阴阳学说
      《黄帝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是指阴阳是天地万物生杀变化的规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其相对的事物,它们有互相对立制约、依存、消长平衡及转化的规律,这规律就是阴阳关系。

       阳性直上,阴性直下。阴阳交合,彼此相随,遂成一个圆运动。阳性动,阴性静。静则沉,动则浮。由静而动则升,由动而静则降。升浮降沉一周,则生中气。中气者,生物之生命也,亦大气圆运动的由来。(参阅图三)


图三 气的阴阳浮沉

       阴阳总是相伴相随,不可分割的,同一人或同一脏腑也是由阴阳组成,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例如:人的肉体是属阴(可看见的)、气属阳(只可感觉到的),气是依存于肉体与血管中,肉体要靠气与血的流通才可活动,人没有阳气就是只有阴气的死尸。因此阴阳学说被顺理成章的用来说明人体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也用作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将疾病归纳为寒(阴)热(阳)、虚(阴)实(阳),说明疾病会跟随阴阳的消长规律转化,可能阴中有阳,或阳中有阴,变化无穷。譬如说:阴虚体质的人,会出现口咽干燥,体形偏瘦;阳虚体质的人,会怕冷,大便软烂,肌肉松软。

       2、五行学说
       五行者,为阴阳二气整个升浮降沉的五种物质。五行不是代表着五种不变的元素,它代表世间万物的变化,同一物件会跟随时间、环境、物质变化的影响而改变五行状态,例如树木是属木,但燃烧后,它的灰已不再属木。而「行」代表的是一种对运动状态的描述,一年之中的大气圆运动,由夏天太阳照射到地面的热,经秋天收敛而降于土下,又经冬天收藏于土下的水中,经火水化合,水气温暖,则往上升,此温暖之气,在春天升发出土,使草木生长。

       此理论放在人体上亦同理可证。圆运动的逻辑以春天为始,冬天为终,终即始之根也,环环相扣,生生不息,是以木火土金水为大气圆运动之物质也,亦为中医五行之来源。


图四 五行的动静思考

       天地有五行,人体亦有五行,五行谓南方为火,西方为金,北方为水,东方为木,中央为土。
       土为五行之中轴,主运化,在正常的情况下,健康的人体是看不到五行运转形态的,因为圆运动即生生不息,不能有一刻停止,是以当在一个人身上看到五行的其中一行,甚至五行全现时,即代表这个人中轴出现了障碍,造成五行圆运动失去协调,亦成病态。(参阅图四)
       五行学说的基本原理,自然界的天地、日夜、方位、季节、五谷、五味等,以及人体的五官、五指、五脏等,都是离不开阴阳五行。因此,中医把五行对应五脏为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它们各有能力,分别为木主疏泄,火主宣通,金主收敛,水主封藏,土主运化,彼此间亦有其相生相克的规律性。

       五行相生规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生火:烧木生火
                           *火生土:火灭化灰,成土
                           *土生金:金由土中沉淀而出
                           *金生水:以金属工具掘井取水
                           *水生木:树木赖水而生

       五行相克规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金克木 :斧(金)可伐木
                            *木克土 :树木的根可固定泥土
                            *土克水 :土堤可防河水泛滥
                            *水克火 :水可降低火的温度
                            *火克金 :火可溶化金属

       四、二十四节气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指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意思即是凡是天地间上下四方的万物,都是和天气相通的。人是一个小天地,天地间有什么,人身也有什么。天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十二节气,人有十二经脉。所以说天地之间的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是关乎天气的。
       中国古代的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性,结合日月的运行位置,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各自给与一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年、每月、每节气的日期都概略相同,前后差别不过一、二天。夏天过了到秋天,秋天过了到冬天,冬天过了又是春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民国医家彭子益便认为,二十四节气,代表着夏季的太阳照射到地面的热,经秋季降入土下,冬藏于土下的水中,春由土下的水中,升出地面,夏浮于地面之天空,再同夏季太阳照射到地面的热,降入土下。升降一周,则生中气。图五中之太极图,表示中气之所在。中气者乃万物之生命。

       五日为一候,三候(十五日)为一气,每月有一个节,一个气。月的第一个十五日为节,第二个十五日为气,每年有十二个月,共有二十四节气。节气的“节"字,可以比拟为竹节的“节"。节与节之间,是滑利的,一到节上,便难过去。

       宇宙大气,交节必郁而后通。故久病之人,交节前三日多死。大气郁,人身亦郁。久病之人,腠理阻塞,交节不能通过,是以死也。凡病在交节前起色,以后即痊愈得快。由此可见中医学是人身一小宇宙之学矣。“气"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二十四节气可分为四类:
       1、寒来暑往的变化: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2、象征气温变化: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3、反映降水量: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4、反映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二十四节气除了用于农事及季节辨识之外,古中医更是将二十四节气,运用在人体的结构变化上。前述有提到,大自然是个大环境,人亦是大环境中的一员,离不开大环境的影响。在《灵枢》篇中提到:“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同纪。"是指人体的健康,时时刻刻受节气变化、地理环境,以及时间运转的影响。所以人体的活动如果符合大自然的规律时,身体处于自然的状态,亦即有消耗也有补充,环环相扣,生生不息,形成一个圆融;如果破坏了此规律,则只有消耗而无法补充,生命即会处于能量加速损失状态,进而衍生为病。

       五、二十四节气套用五脏六腑的辨症思考逻辑
      《内经》云:「经络者,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人之所以成为一个有机能的整体,是由于经脉纵横交错,出入表里,贯通上下,内连五脏六腑,外至皮肤肌肉。若没有经络的这种沟通和联系,人体的组织和器官就无法得到滋养。中医言不通则痛,则胀,则肿,倘若气血不流通,脏腑之间的各种联系就会发生障碍,疾病随即而来,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人体经络是无形的,它就如阳气的高速公路,贯通五脏六腑及到达全身上下的通道。宇宙万物是生于无,无形主导有形。在人体,无形的思维主导肢体的实践及创造,而无形的经络则主宰有形的器官及肉体。

       在深入研究中医学理论,并透过许多临床案例的验证后,发现传承二千多年的十二经脉流注理论,其经脉对应时辰的顺序与在临床上所验证出来的结果有很大的出入。在抱着好奇与实验的精神下,作者尝试着将传承二千多年的十二经脉流注做了些更动,并以此在临床上做了许多案例验证,最终确认了自己所怀疑并改正的方向是对的。

       下面会将为何如此分配十二经脉顺序的原因做详细说明。至于是非对错,有兴趣的读者们不妨可以亲自验证一下。



       以图六为例,夏属火,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心、小肠同样属火,故将其列入南方;秋属金,乃暑气渐消,热气开始收敛,即将进入冬天,肺、大肠同样属金,故将其列入西方;冬属水,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候,这个时候无论是动植物都会想要躲起来,肾、膀胱同样属水,故将其列入北方;春属木,乃寒气退去渐渐回暖的时候,肝、胆同样属木,故将其列入东方。

       在上述的分配中,十二经筋只列入八个,还有四个经筋是未曾被列入二十四节气里,分别为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等四个经筋,我分析把不曾被列入的四个经筋,重新排入二十四节气之中。

       “心包"又名心包膜,指的是心脏外围的膜,功能在于保护心脏,因此将它同样列在火属性的位置,而“三焦"为“心包"的表里经,互为阴阳,所以放在对侧。而脾、胃属土,主运化,在中医里将它归于长夏,不属于四季之中。在藏象学说里解说,“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是以“脾"我们将之列在春天的尾巴,而“胃"则列在秋天的尾巴。

       将十二经筋与时辰重新组合后,图六为新修的子午流注时辰图;图七将新旧子午流注归在一起做比对,外圈为传承二千多年的子午流注顺序,内圈则是重修过后的子午流注顺序。    

       修改过后的十二经筋在临床上得到许多令人感到兴奋的真相,许多以前想不通,没有方向感的疑惑,在新修的十二经筋顺序验证里,得到很好的解释。但这样的结果,还不能让作者满意,花费了大半辈子研究中医理论,深切的了解到中医是个极大的宝库,是必须要精益求精去深入挖掘,才能理解到中医传承二千多年的博大精深。是以,在验证新修的十二经筋之后,继续将二十四节气的理论也加入到十二经筋里面,以求让整个辨证论治系统更加的完整,更加细腻以及能够更精准的找到疾病的方向感,让养生者可以事半功倍的提高效率,让治疗者可以更容易的找到关卡,并破除之。

       如果地球上的气候是一个大环境,而人在地球上则是一个小个体,如果地球属阳,人体则属阴;中医论病论阴阳,上下、左右、前后、里外。

       子午流注把人的十二经脉在十二个时辰中气血流动的盛衰规律,有序的联系起来,又通过人体的五脏六腑与十二经脉相配的关系,预测出某脏腑在某个时辰的盛或衰。我们也依据子午流注的原理,将每天十二个时辰与十二经脉及脏腑的对应关系套入二十四节气中,来解说“天人合一”。


圖八 為2017年二十四節氣搭配新修十二經脈之標示



       二十四节气搭配十二经脉的论病法则,我们以阴阳经来论。(参阅图八)

       譬如说:06/05~07/07这个时间点,十二经筋归入心经,那阴阳经就是位于它正对面的肾经,换句话来说,如果在这个时间点生病,或者疾病突然加重的话,不论是何种疾病,一定是肾经有问题所引发出来的问题。
       肾经起于脚的第5脚趾,病源关卡落在右脚的第5脚趾、脚底和趾掌关节。
       有人一定会好奇问!
       为什么一定是在右脚而不是在左脚呢?肾经不是左右脚都有吗?
       原因在于前述所提到的,人顺应大自然而生,大自然为阳,人就为阴,所以我们论病也要以阴阳来论治。简单的说就是,心脏在人体的左边,心脏有问题,心经的通道同时会出现紧张或劳损形态,而且会以左手的心经比右手的心经来得更为明朗化。以此类推,心经与肾经互为阴阳经,心经既然关卡在左,那相对于阴阳经的肾经,关卡就会在右,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整体的平衡,否则全部在左,或全部在右就不平衡,就是背离了大自然的运转原则。

       下面作者将十二经筋与二十四节气的搭配整理成图,让读者们可以更容易了解到各个节气的主要关卡出处。





       六、新编子午流注的用药归范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都是由形成疾病的因素作用在人体后,使脏腑功能失去协调,阴阳气血偏盛偏衰,使机体处于病态。药物的作用是消除病因,使之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一致,纠正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从而使身体机能获得痊愈。
       中药治疗疾病的偏性是多种多样的,将其复杂的性质与功能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补泻、归经、有毒无毒等方面。这些性能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根据药物的治疗作用,在中医的阴阳、脏腑、经络等理论指导下总结出来的。它是中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赖以学习、应用和研究中药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
       子午流注是中医的时间医学,改变了子午流注的排列,自然在用药方面也应该有所不同,应该重新思考。(参阅表二)

※重點摘要:

一、陽藥為溫、為熱;陰藥為涼、為寒。

二、藥的入、補、瀉邏輯,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不虛不實強化本經。

時辰

月令

十二經脈

性味

用藥規範

23-01

12月

足少陰腎經

鹹味之陽

01-03

1月

足太陽膀胱經

鹹味之陰

03-05

2月

手少陽三焦經

酸味之平

05-07

3月

足厥陰肝經

辛味之陽

07-09

4月

足少陽膽經

辛味之陰

09-11

5月

足太陰脾經

酸味之陰

11-13

6月

手少陰心經

甘味之陽

13-15

7月

手太陽小腸經

甘味之陰

15-17

8月

手厥陰心包經

甘味之平

17-19

9月

手太陰肺經

苦味之陽

19-21

10月

手陽明大腸經

苦味之陰

21-23

11月

足陽明胃經

酸味之陽



       七、新编子午流注手法的筋分阴阳

       (一)木分阴阳(肝、胆属木,主筋)
       阳筋柔软,手指灵活;阴筋顺畅,脚步轻稳。
       手沉臂重,松阳筋;抬腿脚弱,解阴筋。
       关卡:阳筋在右脚大拇趾,阴筋在左脚大拇趾。
       (二)火分阴阳(心、小肠属火,主血脉)
       阳火上烧,肤亮声宏;阴火下燃,腿轻步稳。
       肤白声轻,点阳火;腿重步实,开阴火。
       关卡:阳火在左手第5指,阴火在右手第5指。
       (三)土分阴阳(脾、胃属土,主肌、主四肢)
       脾阳康泰,手握有力;脾阴健壮,腿健步稳。
       手弱无力,强脾阳;腿疲脚软,健脾阴。
       关卡:脾阳在左脚大拇趾;脾阴在右脚大拇趾。
       (四)金分阴阳(肺、大肠属金,主皮毛、主声、主气)
       阳气上浮,肤满声亮;阴气下移,步履轻快。
       肤暗声弱,导阳气,举步唯艰,输阴气。
       关卡:阳气在右手大拇指,阴气在左手大拇指。
       (五)水分阴阳(肾、膀胱属水,主骨)
       阳水上濡,肤柔眼亮,阴水下行,腿稳步沉。
       肤干神弱,注阳水,身重肢肿,导阴泉。
       关卡:阳水在右足跟外侧,阴水在左足跟外侧。

       天人的“天"字,乃整个造化的简称;造化二字,乃宇宙大气圆运动时,生育万物之称,亦即宇宙之称。天人之气,和平则无病。相生则和,相克则病。是故相生相克者,为中医学的生理、病理、医理之大事也。一年的圆运动要归纳于一日看,每个人的身体犹如大自然,会随着四季更迭而产生不同的变化。
       《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人的生活必须有规律,同时配合自然界的日月盈亏,因此更需要截取春夏秋冬各季的特点:即春生、夏长、秋收和冬藏。把这些与人体的生物钟相互配合。清楚明白地剖析养生方法,就可以解开长寿的养生之钥。
       子午流注是中医的时间医学,从上述解说中,我们只要能掌握到经筋与时间的搭配,随时都可以出手或用药救人,也可以推论这个月会来的病人,都是那一类型的病人,下个月,甚至下下个月都一样可以推论出。这是老祖宗留传给我们救人的“尚方宝剑”,能挽救许多生命于水火中,我们不该继续放任它“冷冻”在冰箱里而置之不顾。

翻转经典.再造中医 系列二

五味入五脏

〔如何翻转中药体质〕

 

   一、前言

五味意指为人能尝到的五种味道,同时亦对应五行与五脏。历代传承所定义的五味有「辛、甘、酸、苦、咸」五种,另有淡味与涩味,但因为此二种味道不显著,所以仍称五味。五味,味不同,归经与作用自然也不同。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指出:「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从流,腠理以密。」明白的告诉大家,谨慎的调和五味,对人体是必要的,不要太过,不要偏嗜,这样的话才可以达到骨骼坚强,筋脉柔韧,气血充沛,腠理固密而不疏松,自然就不容易受到外邪的侵犯,身体自然健康强壮。

 

如何调和五味才适合呢?

 

首先要先来思考一件事!…就是五味与五脏的排列法。

《黄帝内经》传说为中医最早的一本医书,它所讲述的五味入五脏的排列法为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在中药的搭配上,古往今来也都以这样的排列下药治病,理论上来说应该是没问题,但有没有思考过一件事?若是没问题,为何中医药的疗效都仅是差强人意或力有未逮呢?甚至还被标上中医无用论的标签。

 

   二、文献探讨

《吕氏春秋》和《礼记‧月令》所记载的五行配五脏(习称古文经学),是根据五脏的实际解剖位置,肺居上,故属火;肾居下,故属水;脾居左方属木;肝居右方属金,心居中央属土;由于心居中央,故称中心。清楚的说明了当时五脏的解剖部位及五味的排列搭配。

 

()、战国末期,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吕氏春秋》提出以下的文字记载:

1、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羶。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候雁北。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旂,衣青衣,服青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

2、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旦婺女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征。律中仲吕。其数七。其性礼。其事视。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蝼蝈鸣。丘蚓出。王菩生。苦菜秀。天子居明堂左个,乘朱辂,驾赤骝,载赤旂,衣赤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觕。

3、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其虫倮。其音宫。律中黄钟之宫。其数五。其味甘。其臭香。其祀中霤。祭先心。天子居太庙太室,乘大辂,驾黄驷,载黄旂,衣黄衣,服黄玉,食稷与牛。其器圜以揜。

4、孟秋之月:日在翼,昏斗中,旦毕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夷则。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始用刑戮。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旂,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

5、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应钟。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肾。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虹藏不见。天子居玄堂左个,乘玄辂,驾铁骊,载玄旂,衣黑衣,服玄玉,食黍与彘。其器宏以弇。

 

()、《礼记‧月令》也提出了与《吕氏春秋》相同的五行五脏及五味的配位方法,其文献记载如下:

1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大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

2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旦婺女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征,律中中吕。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

3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其虫裸,其音宫,律中黄钟之宫。其数五。其味甘,其臭香。其祠中溜,祭先心。

4孟秋之月,日在翼,昏建星中,旦毕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夷则。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

5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应钟。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肾。

从上述的文字了解到。五脏与五行、五味的对应关系是脾--酸,肺--苦,心--甘,肝--辛,肾--咸。(参阅表一)

 

表一 《吕氏春秋》五行、五脏及五味排列表

五行

()

()

()

()

()

五脏

五味

 

()、《黄帝内经》共十八卷,《素问》、《灵枢》各有九卷、八十一篇。内容包括摄生、阴阳、脏象、经络和论治之道。其成书年代一向有争议,大约是西汉以后的作品。成书时间一般有三种流传说法:

1、《黄帝内经》是「三坟之书」其中之一,有人认为是黄帝所写,但黄帝年代各方面几乎没有任何留下资料说明当时的医学背景,可信度非常低。

2、认为它是春秋战国时候的著作,北宋程颢、司马光都持这种立场。
因一百六十二篇文章里,从文字、语言、用词、以及所涉及到的社会背景等角度,都不乏春秋战国的背景。因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年之久,确实可能包含多种观点、不同习惯的内容。程、司二人不觉阴阳五行为儒生伪造,由于利益冲突,故隐没之,此称春秋笔法。

3、认为《黄帝内经》非一时一人之作,成书时间约在西汉。
《黄帝内经》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汉书·艺文志》作者班固是根据《七略》删其要而成;而《七略》是刘向、刘歆父子,作为图书分类目类来主持的,分工校正方技类,而由李柱国来分工、校正医书,时间是西汉成帝河平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6年。是以《黄帝内经》被认为最晚也要在公元前26年成书。最早是在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史记中记载不少当代医学,如公乘阳庆、仓公、扁鹊等,但唯独没有记载更为重要的《黄帝内经》,所以被认为不可能早于写《史记》的时代,司马迁是在公元前99年入狱时撰写了史记,从上述推论《黄帝内经》大约是在公元前99年至公元前26年。
1973年,在马王堆3号墓所出土的简帛医书有《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五十二病方》、《脉法》、《导引图》等14件医书,而墓主是西汉初年封于长沙的軑侯利仓之子,下葬时间为汉文帝十二年,即公元前168年,这些文献较为简略粗糙,例如只有十一经脉,而黄帝内经是十二经脉,从理论的简繁、完善程度上认为,十一经脉要早于十二经脉,也就是完备的《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要晚于公元前168年。

()、《黄帝内经》里提出下列的文字:

1、黄帝曰:愿闻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脏,分别奈何?

伯高曰: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

2、黄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其信然乎。

歧伯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

 

从黄帝内经的文字可以了解到。五脏与五行、五味的对应关系是肝--酸,心--苦,脾--甘,肺--辛,肾--咸。(如表二)

 

表二 《黄帝内经》五行、五脏及五味排列表

五行

()

()

()

(西)

()

五脏

五味

 

()、结论:

《吕氏春秋》与《礼记‧月令》成书于战国末期至先秦时期。另外成书于西汉中期的《史记》记载的《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中的医案也可证明东汉之前,医学界是用《吕氏春秋》内所记载的五行配五脏的搭配法。而到了西汉末年,由于当时思想意识的改变影响下,史官刘向、刘歆父子及侍医李柱国等人整理《黄帝内经》一书时进行了重大修改,调动了五脏与五行的排列,但却没有调动五味的跟进排列。(参阅表三)


表三 《吕氏春秋》与《黄帝内经》对照排列表

五行

()

()

()

(西)

()

《吕氏春秋》

五脏排列

《黄帝内经》

五脏排列

五味

 

上述的对比,五味入五脏,从黄帝内经开始就错,二千多年来都在错误中传承,我们还要继续错下去吗

 

  三、五脏、五行与五味的探讨。

五行学说的基本原理,自然界的天地、日夜、方位、季节、五谷、五味等,以及人体的五官、五指、五脏等,都是离不开阴阳五行。因此,中医把五行对应五脏为肝()、心()、脾()、肺()、肾(),它们各有能力,分别为木主疏泄,火主宣通,金主收敛,水主封藏,土主运化,彼此间亦有其相生相克的规律性。

 

五行相生规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规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中医清楚解剖之五脏于此在证,弃解剖之径而走功能之路,正是因应医学构建之需,以及解剖方法当时难以突破的审时度势之结果。

藏象学说中五脏的功能,再配合五味的作用,其整理如下:

 

表四  藏象学说中五味五脏对照表      

肝主升发-辛才能升发;酸是内收,可助胃消化,不能升发。

心主喜悦、主笑-甘才能喜悦;苦不会喜悦,会把笑收回来。

脾主运化助消化-酸才能起化学作用助消化。

肺主肃降-苦才能肃降;辛会升发。

肾主封藏-咸可以封藏,食物不会腐坏。

 

经综合比较古文经学对今文经学五行与五脏关系,及藏象学说与实例验证,五味归五脏、五行的关系,应修正如下:

 

表五 五味归五脏、五行的重新排列表

五行

五脏

五味

 

如果“新"的五味入五脏理论是正确的,那我们就可以翻转中医体质。

而目前方剂学的五味归经,若不符合辛入肝,甘入心,酸入脾,苦入肺,咸入肾等规则,则方剂学就需修正。

 

酸入脾,辛才能入肝,酸能制肝。

苦入肺,甘才能入心,苦能制心。

甘入心,酸才能入脾,甘能生脾。

辛入肝,苦才能入肺,辛被苦制。

 

值得深思的是,经统计,一个经过正规教育培训出来的学子,是要临床培训三十年以上岁月的基础,才能登堂入室,得心应手;为什么要花上三十年的岁月?是哪一个阶段或环节出了问题吗?

 

一个医者,双手抓药可以救人,如果用错“药”,也可以杀人。当医者“把脉”同一个患者时,十个医者,就有十种脉象,此外若患者身体为寒性体质,医者把脉时,寒气会否从患者的被把脉点,移入医者的指腹中?…如果会的话,那多把几个脉,医者指腹的敏感度自然会降低。依此类推,早上把脉的脉象,与下午或与晚上把脉的准确度,是否会有不同?…脉相有别,用方自然应当有别。

譬如“针灸”,针足三里是欲感传身体的其他部位,倘若足三里上方的膝关节有功能性退化或筋膜紧张的现象,足三里的针感,自然不如预期。经实际临床实验,很多膝关节疼痛的源头都跟腹股沟的筋膜收缩有密切关系。

 

   四、用新五味入五脏的用药规范

古法方剂传承久远,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人们几乎脱离了头顶阳光,脚踩土地的劳动生活,现今六成以上的人们,早晚都是在冷气房,而且不再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长期睡眠不足已然是个常态现象。加上现今食物为追求美味与高效率,从种植、生长、采收、加工、制成食物的每一过程,都添加入化学添加物,如:激素、膨松剂、QQ剂…等,造成现代多数人体质属性均较偏酸性、寒性。如此一来,继续延用古法方剂真的适合吗?…再者,古法方剂真能在每个患者身上达到相同的效果吗?…如果不能!是否考虑过下列的原因?…

再如,一患者居住在寒凉干冷的北方,一患者居住在湿润多水的南方,试问居住环境不同,相同的疾病,能用一样的方剂吗?…

再如,一患者五味偏嗜,喜欢重口味饮食,一患者着重养生,喜欢清淡口味饮食,试问长期的饮食习惯不同,相同的疾病,能用一样的方剂吗?…

再如,一患者的工作环境是在室外大太阳下的劳动作业者,一患者工作环境为长期在冷气房的作业者,试问工作环境不同,工时不同,工作压力不同,相同的疾病,能用一样的方剂吗?…

 

中医传承二千三百多年,用药方剂自古留传,用药逻辑千变万化,现今学习中医的医者总是容易陷入一个误区,无论何病,开方须君臣佐使具备,方觉有效,此自然与套用经方有关。而单方往往是老百姓常用的偏方。其实有些病,单方即为特效,无须再画蛇添足,单方治病,精一不杂,方证相对,其效甚捷。但是目前却有一种不良倾向,即方子越开越大,十几味药是常事,数十味的处方也不足为奇,好像方子越大越能治病,其实不然。

以客观的角度来讲,临症对于病证单纯者,应以单方治之;病证复杂者,则应以复方治之。在特殊情况下,对于复杂的病证亦可以酌情采用单方治之,即以单方小剂,或先治其标,或先治其本,先解决主要矛盾,再各个击破。

 

张景岳曾批评:「今之医者,凡遇一证,便若观海望洋,茫无定见,则势有不得不为杂乱而用广络原野之术。盖其意谓虚而补之,则恐补之有害,而复制之以消;意谓实而消之,又恐消之为害,而复制之以补。……」(《景岳全书·传忠录·论治篇》)

历史是一面镜子,古代有「广络原野之术」的庸医,当今之医者如何?现今医者应当引以为戒。

 

   五、翻转经典.再造中医

中医传承二千三百多年,其中历经多次战乱,朝代更替,经典或有遗失,或有失传,全赖后世医家兢兢业业的整理还原,正因如此的一波三折,经典传承无绝对的正确,是以才需要更多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共同研究中医的课题。

我在阅过林阳生先生「中医无用论」一文后,仅可以一句话概括:「子非鱼,安之鱼之乐。」啼笑皆非的同时,也感叹其一叶障目的眼界,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传承,语言与文字的博大精深是全球公认最难学的一门学问,以小看大,中华文字已是如此,更遑论中医传承范围之广阔,往上可连接天文地理,往下可明了万物的生长变化,对比之下,我们凡人何其渺小,在仅有的岁月里能取其万一,并了解其中,已然受用无穷。从过去到现在,我们中医人一直很努力地去发掘中医药的精髓,没有一个实验能回答所有的问题,因此中医药的研究是渐进式的,需要更多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中医药的问题,更迫切需要国家及所有社会大众,不断地鼓励与鞭策,将来才能造就更高质量的研究,科技越发达,才会有更多更好的成果来取信于全世界。

因此中医、西医在辨证论治上无优劣之分,更无主副之别,各有其优点,乃因彼此的论病逻辑从来都不一样,如此又岂可相提并论,还言之无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