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传承网

    

继承传统 · 学习现代 · 着眼未来

 人物
当前位置:
大家风采
吴仙森
    发布时间: 2019-06-11 10:41    

易德轩协会昆明分会长,昆明易术仙森协会会长。

吴仙森
       吴仙森,1979年生,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人氏,现住云南昆市。云南昭通道教居士,2018年全国道教文化夏令营会员,现被香港国际易德轩易学文化特邀请为易德轩协会昆明分会长,昆明易术仙森协会会长。
       自幼受到长辈影响,对易经八卦和四柱预测有浓厚的性趣爱好,而后又拜访各派名师,深习易经八卦、四柱预测、道教法术二十多年,而今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易术仙森口号提醒迷途君子,指引久困英雄特长为阴宅阳宅风水测划、商铺化煞招财避凶、四柱八字取名解名、男女合婚择日看期,化解各种灵异怪事如送病送灾或童子小人等、各种物件开光、化煞、引人向善、送还阴债、预测数号码如车牌号码、电话号码、选楼层…………
同时也体验过道文化各种活动;就像去年的江苏寒山寺、西湖雷峰塔,还有岳阳幕阜山而言,我却是一个新人,因为是我首次踏上岳阳的土地,首次登上幕阜山一峰尖。在这里,我非常感谢二十余位同修,以及活动的发起者中国人民大学何建明教授、感谢幕阜山领导、感谢太元天宫道院监院刘道长等提供的这次更加深入接触道文化的精华……

       大家都知道,道教从黄帝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它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吸收中国民间、上层的习俗、文化,糅合中国的儒、墨等各家思想,包罗中华文化之精髓,也无怪乎鲁迅先生说:“中国文化的根底全在道教”。
       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接触道家思想,深入体会道教文化的内涵也有三十多年,在本次活动中,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深入的体会道教文化提供一些帮助。
       一、多读书,读好书。吕祖说:“未有神仙不读书”。重阳祖师说:“若不穷书之本意,无益于修行”。文以载道,不读书则不明事理,不通大道,神仙尚且不能不读书,何况人乎?希望我能与诸位同修在营中的日子里,在今后的日子里,多读书、读好书,“采书之意以合心”。也希望诸位同修,在这几天的交流过程中,言出比有迹可循,有经可依;不空谈玄学,不妄谈虚言;将道教思想融会贯通,将道藏典籍落到实处。
        二、参性命,访高真。道教中的修行将就性命双修。古人说: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修性不修命,一点灵光无用处。道家不仅注重身体层面的养生功法,例如太极拳、八段锦,也有很多炼性的典籍,《太上老君说长清静经》、《高上玉皇心印妙经》、《周易参同契》,等一些典籍都横好的介绍了道教的炼性方法。要做到性命双修,不仅要求我们不断自修,还要求我们“访名师之不倦,问道之不厌”。
       三、常诵持,常躬行。《高上玉皇心印妙经》的最后一句是“诵持万遍,妙理自明”。由此可见,讽经诵咒虽是修仙之门径,但是要摸到此门绝不仅仅是诵经就够的,还需要“持”。“持”就是“修持”,就是行动,就是“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到不是空学,不是空谈,是真真正正落到实处的,是真修。做为当代道教文化的爱好者、弘扬者,我们要做老子说描述的上士。“上士闻到,勤而行之”而不能做闻道之后哈哈大笑的下士。子曰:“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四、谈文化、广传播。这次活动名称是道文化夏令营,希望大家能将更多的目光放到“文化二字”中,而不要仅仅关注道教中玄学的一面。不得不承认,道家的玄学确实吸引到了很大一部分信众,但是修行不能只言术法不言境界。“文以载道,以化天下”,这是“文化”的含义,做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有义务去了解中国唯一的扎根于本土、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也有责任,去钻研道教文化的内涵,继承并合乎时宜的发展道教文化,做一名道教文化的“弘道者”。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任何国家都难以逾越的;但是中国并不是一个文化强国,随着清末被迫打开了国门,到了西学东渐,再到改革开放,西方文化乘着船、开着坦克、坐着飞机浩浩荡荡的闯进了中国。伴随着军事冲突、文化交流、经济贸易,中国传承自黄帝的文化无时无刻不受着西方的价值观逐步的蚕食。做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觉得,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有能力扛起对抗西方文化侵略的大旗,在自己的国土上,打好一场文化层面上漂亮的自卫反击战。让更多的中国人信仰我们本国的道教精神。最后,再次感谢何教授、感谢幕府山林场的领导、感谢太元天宫的当家刘道长以及诸位道长。谢谢你们,我们这些初窥道门的后学晚辈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深入接触道教文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