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传承网

    

继承传统 · 学习现代 · 着眼未来

 人物
当前位置:
大家风采
杨力维 先生
    发布时间: 2018-10-23 15:25    

      全加华人联会大西洋地区共同主席

杨力维 先生

      如果有人问你,加拿大哪个城市最适合华人移民生活,大家可能会异口同声推荐温哥华或多伦多;如果有人和你提起位于大西洋沿岸的哈利法克斯,也许你会担忧那里人生地不熟,华人太少而没有依托感。      
      今天本刊记者采访到全加华人联会大西洋地区共同主席杨力维先生才知道其实不然,时至今日,坐落在大西洋沿海的哈利法克斯,同样也聚集着数逾一万的华人移民。
      虽然那个不大的港口城市仍然坚守着那一份恬静与从容,然而这个拥有“北方卫士”之称的加国城市,却已是加拿大东部地区主要的政府服务和商业部门的集中地。更令她倍感自豪的是,三所蜚声世界的著名大学—戴尔豪斯大学、圣玛丽大学和圣文森特大学就坐落在这里。其中,戴尔豪斯大学主要提供理工科课程,圣玛丽大学以商科作为主要的课程内容,圣文森特大学以其营养学专业出名。

 


     

      自1841年建市以来,历经一百七十年岁月的打磨,今日的哈利法克斯已成为,大西洋沿岸诸省中最大的港市,为加国,为世界,不断地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思想。然而对于华人来说,恐怕最直接的感受,还是来自她与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据杨力维介绍,时至今日,这座拥有“天然避风港”之美誉的城市与中国内陆的交流合作,已结出了累累硕果。所涉及的领域有海鲜出口、建筑材料及房地产项目的投资。
      杨先生说,随着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一批批中国移民踏上加拿大国土时,越来越多的华人也选择来到风景秀美,充满人情味的哈利法克斯,在这个宁静却不失典雅的古老城市里,挥洒着辛勤与汗水,贡献着才智与力量。现在让我们跟随从1998年起就担任了哈利法克斯中华会馆的主席的杨先生,一起认识一下生活在大西洋省哈利法克斯的华人移民们丰富多彩的移民生活。
      初识华人联会
      加拿大的华人社团多如过江之鲫,并非是因为中国人离开了故土,就忘记了先贤的古训。“君子朋而不党”音犹在耳,然而在异国他乡的现实生活及生存发展需要,迫使着不肯屈居他人之后的国人在全新的土地上寻找着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壤。

 

     

      在许多人看来,全加华人联会不过是层出不穷的华人社团之一,然而,当你走近全加华人联会,你才会真正了解到该联会是怎样一个组织,它的追求与宗旨是什么。在以前的采访中,我们先后介绍了几位活跃在全加华联不同岗位上的人士。今次杨力维先生重点介绍了他自2008年担任全加华人联会大西洋区共同主席后至今近4年来的奋斗历程,并阐述了联会在认识上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杨先生说,全加华人联会是加拿大华人社团的联合机构。1991年5月18日至19日,在多伦多召开的全加华人社团代表大会,计有280多个华人社团的代表300多人参加,并有以个人身份的近100人与会。其联会宗旨是:促进华裔的团结和合作;集合华裔的资源和力量,藉以维护华人在加拿大社会应有的权益;宣导华裔在文化、教育、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活动;加强其他族裔社区对华裔文化及传统的了解和认识;对加拿大的团结、繁荣以及多元文化的社会作出贡献。对华裔融入主流社会,推动华人参选参政,发挥华人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方面,发挥作用,作出贡献。

      为华人服务的使命

     杨先生说,目前,我们华联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团结,共谋发展,建设未来”,我们应该在加华先贤的激励下,探讨如何在当代多元文化的潮流下,把工作做得更好。现在,全加华人联合会分为安大略区、太平洋区、大草原区、魁北克区及大西洋区,全加华人联会不但致力于加国华人的团结和合 作,更鼓励全面参与地方、省和全国的事务,并充当华人社区的代言人。

 

 

      接着,杨力维向记者细数了这些年,他作为全加华人联会大西洋区的牵头人,为华社所做的各项活动及事宜。他谈到,去年3月份,中国驻加拿大大使章均赛大使访问哈利法克斯,杨先生协同其他社团组织一起组织当地华人社团做了细致入微的接待工作,并同其他社团代表一起与大使共同探讨华人社区所关注的逐项问题,例如:华裔对加拿大经济发展之重要性;多元文化及移民政策对加拿大社会所构成之影响;华裔传统社团“老化”所引起的问题等等。

      另外杨先生还成功组织了为世界花样滑冰冠军陈伟群筹集训练基金的活动。陈伟群(Patrick Chan)出生于加拿大渥太华,是加拿大华裔花样滑冰运动员。他曾在2011年莫斯科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上获得了男子单人滑冠军,另外还2次获得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冠军,并连续5次获得了加拿大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冠军。

      杨先生介绍说,在加拿大的运动员和国内的运动员不同,国家没有任何经费供运动员训练,所以运动员通常都需要边上学或打工,边进行训练。当陈伟群的妈妈找到杨先生,向他提出了希望他帮助陈伟群筹集训练资金时,杨力维冒着大雪,开了几个小时去拜访了陈伟群,在与陈伟群细聊之后,杨先生了解到陈伟群的训练情况及对今后的理想。他说,通过谈话,我感到那个孩子非常有理想,也很刻苦,训练很艰苦,一直满怀着对理想的憧憬,所以我觉得有义务帮助他,助他在加拿大实现取得2014年冬奥会冠军的人生理想。经过杨先生的周密安排与游说,最后为陈伟群筹得2万多元的训练资金。直至截稿时,杨力维透露说,目前正在和陈伟群妈妈探讨第二次筹款活动。

 

     

      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杨力维担任全加华人联会大西洋区共同主席期间举不胜举,每当国内有代表团或艺术团体到哈利法克斯访问或演出时,杨先生都会抛开自己的生意,组织华人社团接机招待,亲力亲为,为代表团安排访问、演出各项事宜。杨先生说,我当年只身一人来到哈利法克斯打工创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在这里拼出了自己的事业,现在我有能力帮助我的同胞,让他们在异国他乡能感受到来自同胞的热情是我的使命,所以每当国人有困难,有需求找到杨先生时,杨力维都是尽自己力所能及之力帮助他们。

      累并幸福着

      时光荏苒,匆匆几载,今年已是杨力维担任全加华人联会大西洋地区共同主席的第4个年头了。4年来,杨力维一直致力于缔结中华文化交流纽带,搭建中加两国合作桥梁。也正是因为他的努力,哈利法克斯已逐步走进了旅加华人的目光,越来越多的新移民与他们分享着彼此的经验,携手共进,砥砺前行,共用新一代移民的成功与光荣。

      在异国他乡,每一位移民都感同身受:华人打拼是比较艰难的,然而有了这样一个组织,大家交流经验,共用资讯,互相支撑,彼此提携,对生活和事业的起步与发展都大有裨益。杨先生坦诚的讲,其实开始的时候,大家谈的更多是关于买房,子女教育,身体健康等等话题。尽管当初的交流多为很琐碎的问题,但因为我们的帮助,却带给了每一个人信心与温暖,那种感觉是非常幸福的。

 

     

      杨先生说,1991年,当我只身一人来到加拿大时,真可谓是举步维艰。虽然当时是为了帮助婶婶照顾家人及生意而来到加拿大,有亲人投靠,但是年轻的杨力维还是经历了所有老侨们所经历的种种辛酸与磨砺。谈起当年的移民经历,杨先生感慨地说,当年叔叔撒手人寰,撇下了婶婶及三个年幼的孩子。杨力维一落地便一头扎进叔叔撇下的餐馆,一做就是几十年。他说,其实当年他根本不够移民的分数的,是叔叔突然的病逝,使他在短期内得到了移民签证。他说,也许是命运吧,使他与这个沿海之城结下了不解之缘。20年过去了,杨力维将当年叔叔留下的小餐馆做出了规模,已发展成具有三家分店的连锁企业。杨先生欣喜地说,在不久的将来,我的第四家分店就要诞生了,我希望能在这个行业做出榜样,同时也为中华美食在大洋彼岸的传承,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搭建沟通桥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尽管现在很多华人在加拿大有着欣欣向荣的事业,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北美也成了我们的第二故乡,但我们的家国情怀和对中华文化的深深眷恋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历久弥新。杨力维非常能理解这些海外华人的情况和心境,也充分意识到人文关怀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每逢年底,耶诞节及新年前后,他都会举办华人聚会。

      由于文化的差异,加拿大是没有春节的,每当除夕夜万家灯火之时,在北美,华人都要照常上班。从某种程度上说,圣诞的聚会带给华人的不止是一次联欢的机会,也同时送上了圣诞、新年和春节“三位一体”的节日祝福。

 

     

      在欢歌笑语的同时,他总是不忘为移民们所关心的问题提供一些资讯和说明。比如鼓励一些成功人士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比如邀请一些行家里手讲讲各业行情,再比如邀请一些知名的医生传授一下健康保健的经验与方法。 如果说圣诞聚会带有浓浓的人情味道,那么平时杨先生组织的各行各业的研讨会就是十足的“百家论坛”了。

      如前所述,他们经常组织各行各业的讲座及研讨会,这些高水准的行业讲座及研讨会也可以看作是全加华人联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很多亲身参与其中的华人移民都感觉意犹未尽而且受益匪浅。粗略的说,这些讲座及研讨会的价值体现在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既横向开阔了华人移民们的视野,也纵向促进了各自领域的深入研究。使得这些海外游子情系中华,“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身处北美,心系中华。他们为中国的每一步成功而感到骄傲和鼓舞,也在家乡和同胞的每一次困难与波折面前,表现出了责任和担当。在那场举国同悲的“汶川大地震”国殇面前,很多人身体力行,向受灾的同胞捐款捐物,折射出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

      未来充满憧憬

      谈及将来的发展,杨力维希望继续秉承全加华人联会的优良传统,希望帮到更多的华人移民。他希望全加华人联会站的更高,做的更强,走的更远。他希望能继续为华人移民、华人学生多做一些实事。

      杨先生说,很多华人移民刚刚踏上加拿大的土地,面临着许许多多琐碎却现实的问题,诸如如何适应加拿大的生活,买房,身体健康,子女入学,职位升迁等等。而对于这些问题,杨先生觉得,他们作为“过来人”,有很多好的经验可以提供参考。谈到华人的二代、三代,杨先生的话就更多了。他说,其实能为华人的后代劈山开路,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及学习环境,显得更为直接也更有价值。伴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负笈海外,很多留学生都有中西两方面的教育背景,在这里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所思所想所提之建议,不乏真知灼见。谈到对中国留学生的期望,他说,他希望为祖国做点事,希望为中加交流做点事,这是全加华人联会的共同心愿。十几年的欧风美雨,改变不了我们的中华之心,赤子之情。

     

      加拿大是我家

      从2000年加拿大国庆开始,全加华人联会发起组织以“加拿大是我家”为主题的大型国庆游行,杨力维说,我们是加拿大的主人,一定要关注并积极参与加拿大社会事务。在修改宪法,国家统一,修改移民法,推动政府落实多元文化政策等重大问题上,都留下了全加华人联会积极参与的脚印。做为一个“利益团体”和“压力团体”,全加华人联会的功能已不限于传统的“自助”与“维护”,它在争取华人的权益时,还要做到能及时“反对”不利于华人及加国的立法、政策和措施,“支持”对华人和加国有利的立法、政策和措施,“倡议和参与”对华人和加国有利的立法、政策和措施,在有必要的时候还要联合其他 族裔的人士和团体共同争取少数族裔的权益。要发挥这些功能,基层广大民众的支持是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的。这正是做为多个基层社团的联合体的华人联会的优势所在。

      早在90年代中期,杨力维就结识了曼尼托巴省的省督李兆伦(Phillip Lee),杨力维是在Phillip的介绍下开始参与华人联会活动,回馈社会的。在纪念加中建交40周年之际,全加华人联会,于2010年11月5日至7日在温哥华举行了联合大会。杨先生作为大西洋区域代表,参加了那次盛会。他说,那是一次投资移民、企业家移民、本地企业家、白领人士、投资者等有关人士,结识在加拿大的华人精英,加快融入加拿大主流社会,全面了解在加华人的才智和力量的绝佳机会。内容十分丰富,影响也较大。大会主题为21世纪华埠与华人社会,其内容包括华埠与社会之变迁、华埠与社会之问题,华埠与社会之前观三大议题,并要求加拿大政府将华人在加国的贡献列入教科书,建立华人历史博物馆等。会议听取了各区负责人的报告,包括全加华人联合会总部及安大略区报告、太平洋区报告、大草原区报告、魁北克区报告、大西洋区报告。同时也听取了加拿大联邦政府、省政府、市政府、3级政府的代表的讲话并举办了多场专题报告会和主题论坛,讨论和修改了全加华人联会章程等。

      杨力维说,那次大会是加拿大华人历史上规模最大及最有代表性的会议。为了团结全加各地华人之力量,凝聚才智,维护华人的正当权益,强调了全加华人联会的宗旨为促进华裔的团结和合作,加强华裔在当地多元文化、教育、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活动,集合华裔的才智和力量,藉以维护华人在加拿大社会应有的权益及对加拿大的统一、昌盛、繁荣作出贡献。我们感谢杨力维先生在推动华人联会的工作中所做的一切努力,同时也祝福杨先生事业及生活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