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传承网

    

继承传统 · 学习现代 · 着眼未来

 人物
当前位置:
大家风采
卢戈 先生
    发布时间: 2018-10-23 10:14    

   1962年考入兰州医学院医疗系学习;1967年毕业,在甘肃省酒泉市三敦医院任外科和妇产科医师;1973~1975年参加甘肃省西医学习中医班学习。随任三敦医院院长,用针灸、方脉、按摩、中药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愈病人不计其数。时至计划生育政策紧张执行之时,卢戈医师以研究生男育女为己任,收集资料,准备设备,以350余例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研究出一套指导夫妇生育男孩或女孩的方法,成功率达83%;1979年考入同济医科大学(湖北省武汉市)读研究生,研究人体组织学和胚胎学;82年毕业并获得医学硕士学位,随到兰州医学院任教;1986~1987年以交流学者身份赴法国里昂大学E.HERRIORT医院进行交流和研究,并获该院校外籍助理教授之职称。回兰州医学院之后,历任副教授、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等职。被编入“中国专家人名辞典”。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著作四部;1995年在“飞碟探索”第89期(10至12页)发表“宇宙无限与循环”一文。

卢戈 先生

  卢戈博士

      1999年,进入美国利泊帝大学(American Liberty University)东方医学哲学博士班学习;200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为“宇宙的无限与循环及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东方哲学观与科学相结合整体对宇宙和人类的分析”。2006年10月“宇宙与人生”一文获“美国(加州)第二届中医药国际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2007年9月接受美国著名刊物〈〈美国通〉〉杂志采访,并做为封面人物刊登在2007年12月期刊的〈〈美国通〉〉杂志上。2007年10月担任宇宙天体网荣誉会长和宇宙天体研究协会终身荣誉主席。2009年,中国未来研究会编“中国学者”(330至335页),名录个人简介及“宇宙与人生”全文。2010年,“中国报道杂志社”主编“中国影响力”第299至310页收录卢戈简介,论文“宇宙与人生”及图解四张。2012年8月20日至31日参加“北京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并展示论文“宇宙与人生:无限并循环的宇宙模型及可衍化出多神来”的海报系列。

  无限并循环的宇宙模型

      笔者提出无限并循环的宇宙模型。认为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只是宇宙中无数个单位中的一个,称为本宇宙单位。它由宇宙单位黑洞(母黑洞) 爆炸形成。因而, 本宇宙单位也在高速旋转。无数个由母黑洞形成,到爆炸,到宇宙单位发展,成熟,被另外在形成中的母黑洞“吞蚀”等不同发展阶段的宇宙单位构成了无限并循环的宇宙。母黑洞爆炸的壳层碎片及尘埃 (暗物质) 构成星系的,恒星的,甚至原始行星的核,并决定其运动型式;母黑洞中央由引力子裂解形成的无极子团,是宇宙单位爆炸,膨涨的斥力来源,属暗能量的一部分。 邻宇宙单位对本宇宙单位的引力是暗能量的另一部分,是使本宇宙单位目前加速膨胀的主要能量。

  提出宇宙三定律:1,宇宙是无限的:表现为承载万物及其变化的空间无边无际;描述万物变化快慢的时间无始无终。2、宇宙是循环的:以宇宙单位为单元。以宇宙单位黑洞(母黑洞) 形成,到爆炸,到宇宙单位发展,成熟,被另外在形成中的母黑洞“吞蚀”等,不同发展阶段的无数宇宙单位,共同构成了无限并循环的宇宙。3,宇宙是自有永有并全面自动化的衍化着:宇宙中的万物都在按照自然规律全面自动的衍化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一模型能解释观察到本宇宙单位最初暴膨期,后来的减速膨胀期及目前的加速膨胀;能解释在标准模型中需大爆炸后45亿年才能形成的星系,类星体等,在大爆炸后10亿年内就能看到;能解释本宇宙单位中,按观测,暗能量为72.8%;暗物质为22.7%;普通物质为4.5%;能解释在本宇宙单位的早期就有重元素存在;能解释本宇宙单位中的微波背景辐射呈S型的各向异性差异,及其它。

  提出人类所能达到不同的宇宙速度,代表人类进化的不同程度。第一宇宙速度:力可使物体速度达到与地球引力平衡,绕地球旋转而不落下。第二宇宙速度:力可使物体速度达到冲出地球引力,可在太阳系中运行。第三宇宙速度:力可使物体速度达到冲出太阳系,可在银河系中运行。第四宇宙速度:力可使物体速度达到冲出银河系,可在本星系群中运行。第五宇宙速度:力可使物体速度达到冲出本星系群,可在本星系超群中运行。第六宇宙速度:力可使物体速度达到冲出本星系超群,可在本宇宙单位中运行。第七宇宙速度:力可使物体速度达到冲出本宇宙单位,可在宇宙中运行。人类只有达到了第六, 第七宇宙速度, 才有可能在宇宙中长存。本宇宙单位黑洞大爆炸时的能量应该远远超过了第七宇宙速度所需能量,才形成了今日可见的本宇宙单位。它不可能回缩而大嘎扎成原来的宇宙单位黑洞。

  提出人类发展的六个阶段:(一) 胚胎期:由无机物到人类有文字记载。(二) 婴儿期:由有文字记载到人类开始探索地外空间。(三) 幼儿期:由开始探索地外空间到可在太阳系中自由“行走”。(四) 青年期:由冲出太阳系到可在银河系中自由“行走”。(五) 成年期:由冲出银河系到可在本宇宙单位中自由“行走”。(六) 长生期:可冲出本宇宙单位到其它宇宙单位中“长存”。目前,人类仅处在婴儿期到幼儿期的过渡阶段,即已伸出小脚去探索地球这个“摇篮”之外的星球,如月亮,火星,金星,甚至太阳系的边缘等等。

  以进化论的观点分析,提出在本宇宙单位中衍化出“神”来的可能性极高,并且不只一种。在宇宙中衍化出“神”来的可能性是100%。“神”的定义是:具极高智慧并掌握了一切自然规律的灵体。他们可穿越时空,创造生命。进化是因,是过程;神是进化的最高境界,是果。无进化,神无源;无神,进化无果。人是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不是最终结果。这可把进化与神统一起来。

  提出人类不仅应崇敬神,祈求神的帮助,更应向神学习,去争取掌握一切自然规律,以求永生长存。人类向神学习的方法是,要做到社会和谐,不断进行科学研究,促进人类发展,争取掌握一切自然规律。在地球毁灭之前,人能离开地球;在太阳毁灭之前,人能离开太阳系;在银河系毁灭之前,人能离开银河系;在本宇宙单位毁灭之前,人能离开本宇宙单位,能在宇宙中避凶趋吉,“自由行走”,永生长存。达不到这个目的,人类将在宇宙的衍化过程中毁灭。这不是人类的期望。此,应为人类的子孙后代永世不忘。

   一、无限并循环的宇宙模型 ;

  (一) 其它宇宙模型的简单回顾:

   1、地心说;2、日心说;3、稳态说;4、吹出说;5、平行说;6、大爆炸说;7、弹射宇宙模型;8、“膜”宇宙模型;9、“弦理论”。

   这些模型都反映了局部观察到的一些情况,并没有给出宇宙动力学的原因。因而,不能解释观察到本宇宙单位为什么有最初的暴膨期,后来的减速膨胀期及目前的加速膨胀;不能解释为什么在标淮模型中需大爆炸后45亿年才能形成的星系,类星体等,在大爆炸后10亿年内就能看到;不能解释为什么本宇宙单位中,按观测,暗能量为72.8%;暗物质为22.7%;普通物质为4.5%。不能解释本宇宙单位的早期就有重元素存在。不能解释本宇宙单位中的微波背景辐射呈S型的各项异性差异等。我下面的“无限并循环的宇宙模型”能解释这些问题及其它。

   (二)无限并循环的宇宙模型:宇宙由无数个宇宙单位构成。

   (图一)

   1、本宇宙单位: 我们存在的这个宇宙单位称为本宇宙单位。它由高速旋转的宇宙单位黑洞(母黑洞) 大爆炸而来。因而,它本身也在旋转,并成“膜片”状。它的旋臂呈“s”型。

   2、邻宇宙单位:在本宇宙单位周围的其它宇宙单位称为邻宇宙单位。它们的引力拉着本宇宙单位内的星系,星系群和星系超群加速向外飞奔。

   3、单位间宇宙部份:是古老的宇宙单位被邻宇宙单位黑洞“吞蚀” 而残留下来的部份。

   4、宇宙单位的形成与演化:

  (1)宇宙单位黑洞(母黑洞)的形成(图二):

   A, 前宇宙单位黑洞大爆炸时,其壳层残留下来的极大碎片,形成下一宇宙单位黑洞的原基。再吸引,吞噬其它天体,最终形成极其巨大的宇宙单位黑洞。

   B, 已有的超大黑洞相互吸引,碰撞,合倂,形成新的宇宙单位黑洞。

  (2)宇宙单位黑洞的结构:

   A,壳:引力子层:最强的引力。宇宙中的一切物质被宇宙单位黑洞吸入后,最终均被裂解成引力子级的粒子,构成宇宙单位黑洞或其壳层。

   B,中心:无极子团:引力子解体后的结构。在宇宙单位黑洞中心,当温度,压力达到某极高临界值时,闭弦的引力子裂解成开弦或碎片,称为无极子。无极子失去引力,是宇宙单位中斥力,膨涨力,爆炸力的来源。无极子是物质和能量的最小单位;也是宇宙中无中生有的物质来源。

  (3)宇宙单位黑洞爆炸可能的原因:             

   A,引力子层 (壳) 与中心的无极子斥力平衡的失调。         

   B,巨大天体被吸引并碰撞,形成爆炸。

  (4)宇宙单位黑洞爆炸的初时为黑暗状态:由于宇宙单位黑洞是由引力子级粒子构成的壳层和无极子构成的核心共同组成。它们都比光子小很多,不发光,故称黑洞。在宇宙单位黑洞爆炸的初时,爆炸的产物包括:壳层碎片,分离出来的引力子级粒子和无极子。它们都不发光。因而,这段时期为黑暗状态。预计,人类若仅用光学系统观察,最终只能看到这一状态。若想了解邻宇宙单位的情况,人类只能在引力上下工夫。

  (5)早期宇宙单位中的类星体较多:黑暗状态的进一步发展,其温度和压力降低。降到一定值时,由无极子,引力子等自组织成光子,电子等,而进入可观测时代。壳层碎片一直存在,作为星籽,只有到可观测时代才吸引到具引力的粒子物质,形成原始的星球,星系。原始的星球,星系密度较高,相撞机率较高;再则,宇宙单位黑洞未爆炸前,吸引到它周围的其它星球,星系也多,密度较大。爆炸后,壳层碎片(星籽)及新形成的星球`,星系与原来存在于周围被吸引来的星球,星系相撞机率高。因而,今日看到早期宇宙单位中的类星体(星球,星系相撞而爆炸)较近期宇宙中的多。吸引到它周围的其它星球和星系物质在极巨大的大爆炸中被分解成极小的粒子。但离其稍远的星体物质,有可能保留其重元素成分,而破今日之天文望远镜观测到。换言之,这些重元素很可能是前宇宙单位残留下来的。

  (6)宇宙单位黑洞爆炸的结果:

   A,壳层碎片:形成大大小小无数较小的黑洞或粉尘,构成星系的,恒星的,甚至原始行星的核。极大的碎片可能构成新宇宙单位黑洞最原始的核。爆炸瞬间形成的原始壳层碎片(星籽)的运动方式决定了原始星系,恒星,乃至行星的运动方式---左手旋,右手旋,棒旋,直行等,再受到周围星体的影响,在漫长的岁月中,最终形成我们今天看到的运动方式。由无极子级粒子和引力子级粒子构成的原生质等离子云,经过旋转、震荡形成星球、星系的过程在本宇宙单位中也存在,但那需要45亿年,不是本宇宙单位中星球、星系形成的主流形式。

   B,中心的无极子:小部份 (不到5%) 在自组织能力的作用下;在压力,温度逐渐降低的过程中,与各种引力子级的粒子组成电子,光子;再组成夸克-胶子级的粒子;进而组成质子, 乃至分子,物质到人,与暗物质共同构成今日之世界及宇宙单位。其馀的绝大部分作为宇宙单位中的斥力,促使早期及中期宇宙单位膨涨,并形成今日所见之“暗能量”的一部分。

  (7)宇宙单位的归宿:(图三)宇宙单位黑洞爆炸后形成的各种物体以全方位360度向外飞驰,并形成新的宇宙单位。宇宙单位的每一部分都由大爆炸诞生,结束于大坍缩。但坍缩是在宇宙单位的不同部位,不同时间进行的。这决定于该部位离吸引它最近宇宙单位黑洞的距离。也就是说,宇宙单位将分崩离析;各部分分别奔向不同的,离自己最近的宇宙单位黑洞。最终形成该黑洞的新原料。宇宙单位黑洞的成分来自于不同的宇宙单位。而不是一个宇宙单位的大爆炸,大嘎扎反复发生;更不是宇宙的该过程。宇宙就是由无数个宇宙单位这样反复变化,“代谢”构成的。只有这样,宇宙才可能是无限的,循环的,平直的,极大尺度上是均一的。时间,速度,多维空间,都是这无限空间中的变化函数。愿人类的智慧能够进一步证明这一切,或否定它。

5,能量释放的不同层次:

(1) 宏观层:符合牛顿定律。

(2) 微观层 (光子层):符合爱因斯坦的能量公式  E=MC²       

(3) 引力-无极子层:未知。更极大的可能性是更极大。

6,暗物质与暗能量:(图四)

(1)暗物质:由两部分组成:

   A,宇宙单位黑洞 (母黑洞) 爆炸的壳层产物 (部份可能释放或“挥发”) 是暗物质。

   B,星球,星系由于引力塌陷形成的黑洞,亦属暗物质。

   (2) 暗能量:由两部分组成:

   A,无极子斥力:宇宙单位黑洞 (母黑洞) 爆炸后,中心的无极子的95%以上构成宇宙单位中的暗能量 (暗能量I,DE I)。它是促使早期及中期宇宙单位膨涨的主要能量。只有不到5%,在不同条件下聚合,并与暗物质共同构成今日之本宇宙单位中之万物(普通物质,OM )。

   B,邻宇宙单位对本宇宙单位的引力 (暗能量II,DEII):是促使中,晚期宇宙单位膨涨的主要能量。今日观察到本宇宙单位在加速膨涨,主要是此能的作用。

   7,本宇宙单位中的质-能总和:按无限并循环的宇宙模型计算,以本宇宙单位内物质与能量总量为一常数,不变,为基础(实际上,本宇宙单位与邻宇宙单位在进行着能量的交换,如引力的交换。本宇宙单位也有能量的“漏失”。)可知:

   (1) 本宇宙单位黑洞在爆炸前,壳层的总质-能(暗物质,DM )与中心无极子团的总质-能(暗能量I, DE I)基本相等,保持平衡。这样,宇宙单位黑洞才能保持很久。即,DM=DE I

   (2) 本宇宙单位黑洞对邻宇宙单位的势能等于本宇宙单位黑洞的总质-能:也就是说,把一个宇宙单位黑洞放到整个宇宙中来看时,宇宙单位黑洞对邻宇宙单位的势能(暗能量II,DE II)占宇宙单位黑洞总质-能的1/2(50%);宇宙单位黑洞壳层(暗物质,DM)占宇宙单位黑洞总质-能的1/4(25%);宇宙单位黑洞中心无极子团的总质-能(暗能量I,DE I)占宇宙单位黑洞总质-能的1/4(25%)。即,DE II = DM + DE I

   (3) 本宇宙单位黑洞爆炸时:宇宙单位黑洞中心无极子团的质-能(暗能量I,DE I)稍大于宇宙单位黑洞壳层(暗物质, DM )的质-能。这样,才可能爆炸。同时,本宇宙单位黑洞对邻宇宙单位的势能以引力加速度的形式转化成动能(暗能量II,DE II)与暗能量I共同使宇宙单位内物质向外飞驰。暗能量I 与暗能量II 的总和肯定更大于暗物质的总质-能。因而,宇宙单位肯定无法自身回缩,再塌陷成一个新的宇宙单位黑洞。这就否定了“宇宙可自身膨暴,大爆炸,再回缩,大嘎扎”的可能性。

  (4)本宇宙单位(目前各界均称为宇宙)中总质-能的比例:不同时期,不同方法,观测得出的结论稍有不同:

 时间             暗能量     暗物质   普通物质

 2006年          73%        23%      4%(Ken Freeman & Geoff McNamara)(COBE)

 2009年          71.5%      24%      4%+0.5%(Michael S. Turner) (WMAP)

 2010年          72.8%      22 .7%   4.5%(Ron Cowen) (Plank)

如前,按无限并循环的宇宙模型计算出:本宇宙单位黑洞的暗能量(DE I + DE II)为 75%;暗物质(DM)为 25%。大爆炸后,考虑普通物质(OM)大约是由暗物质和暗能量各一半转化而成,则本宇宙单位中的质-能总和实际比例分别应为:普通物质 4.5%; 暗能量 75% - 2.25% = 72.75%; 暗物质 25% - 2.25%=22.75%。这与观测结果可说完全相同。也许这就是本宇宙单位的真实存在。(图五)

   我自己对上述结果有些疑问:宇宙单位黑洞中心的无极子团在大爆炸前聚在黑洞中心,对邻宇宙单位具势能。大爆炸后,无极子团是斥力,它是否还具有这一势能?这一势能能否转化成引力加速度动能?我自己怀疑。因而,提出另一种可能性。本宇宙单位黑洞大爆炸时质能总和比例:暗物质(本宇宙单位黑洞壳层产物)应是:33%-2.25%=30.75%;暗能量(包括无极子团斥力和暗物质的势能)应是:67%-2.25%=64.75%。为什么与观测结果不符呢?一种可能是,目前的观测对暗物质发现不足,计算的太少。另一种可能是上一种计算正确,下一种计算错误。

   8,不同的宇宙速度:人类所能达到的不同的宇宙速度,代表人类进化的不同程度。

  (1)第一宇宙速度:力可使物体速度达到与地球引力平衡,绕地球旋转而不落下,称之。

  (2)第二宇宙速度:力可使物体速度达到冲出地球引力,可在太阳系中运行,称之。

  (3)第三宇宙速度:力可使物体速度达到冲出太阳系,可在银河系中运行,称之。          

  (4)第四宇宙速度:力可使物体速度达到冲出银河系,可在本星系群中运行,称之。

  (5)第五宇宙速度:力可使物体速度达到冲出本星系群,可在本星系超群中运行,称之。

  (6)第六宇宙速度:力可使物体速度达到冲出本星系超群,可在本宇宙单位中运行,称之。

  (7)第七宇宙速度:力可使物体速度达到冲出本宇宙单位,可在宇宙中运行,称之。

人类只有达到了第六,第七宇宙速度,才有可能在宇宙中长存。本宇宙单位黑洞大爆炸时的能量应该远远超过了第七宇宙速度所需能量,才形成了今日可见的本宇宙单位,它不可能回缩而大嘠扎成原来的本宇宙单位黑洞。

   9,无限并循环的宇宙模型可解释的宇宙难题及物理问题:

  (1)给宇宙学一个自园其说的观点。宇宙是无限,循环,自有永有,并全面自动地演化着。其它模型无法解释这些特征,特别是宇宙演化的动力学问题。这是笔者所知目前唯一能对宇宙结构,演化,自圆其说的一种观点。许多细节有待后人验证或否定,但自圆其说是唯一的。希能参考。

  (2)可解释大吸引体(the Great Attractor)的存在。大吸引体可能为宇宙单位黑洞的侯选者。目前,它正吸引着银河系及本星系团,以每小时一百三十万英哩的速度向其飞去。也许,数十亿年后,那里将是银河系的归宿。

  (3)可解释星系,星球,甚至原始行星的形态和运动方式。本宇宙单位黑洞大爆炸瞬间,其壳层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无数碎片,可称为“星籽”。它们形成星系的,星球的,甚至原始行星的核,吸引其它物质,逐渐形成星系,星球,甚至原始行星。这些“星籽”的形态和运动方式决定了星系,星球,甚至原始行星的运动方式。如,左手旋星系:其星籽左手旋并不光滑;右手旋星系:其星籽右手旋并不光滑;棒旋星系:其星籽呈棒状并旋转;球状星系:其星籽光滑并稳定。经过100余亿年的相互吸引,碰撞,合倂,爆炸等过程,形成今日所见之星系,星球,乃至行星的形态和运动方式。

  (4)可解释爆炸后10亿年内就有星系形成。如果用“等离子振荡,旋转学说”解释,则需要45亿年。              

  (5)可解释在遥远的视野边界,有较多的类星体爆炸。见前4,(5)

  (6)可解释本宇宙单位由膨暴,减速膨胀到目前加速膨涨的观察事实(图六)。

本宇宙单位早期膨胀极其迅速,是由于本宇宙单位黑洞爆炸后,中心无极子斥力(暗能量 I)持续作用的结果。随着空间的扩大,无极子斥力密度降低,其作用力也随而降低,本宇宙单位的膨胀则呈减速状态。邻宇宙单位对本宇宙单位内物质的引力(暗能量 II)一直存在,只是在本宇宙单位早期不明显。随着本宇宙单位空间的不断扩大,内部物质离邻宇宙单位的距离减小,使得引力加速度越来越明显。经过130余亿年的扩张,本宇宙单位的膨胀由减速状态又转为加速状态,应该很容易理解。而且,可以预期,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本宇宙单位的各个部分遇到离自己最近的宇宙单位黑洞,被其“吞噬”而消失。

结果是,本宇宙单位将支离破碎,各部分分别成为不同宇宙单位黑洞的新材料,而最终消失。而其它的宇宙单位黑洞又在发生爆炸,发展,成熟,被别的宇宙单位黑洞吞噬等。也可解决宇宙学常数问题。宇宙学常数是一个估计值,它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变量。

(7)对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解释:物质的波动性可看成是粒子性的宏观概率。

(8)可预测本宇宙单位极早期的黑暗状态:

   如前所述。见前4(4)

(9)可能改变质-能公式。质-能的最小单位是引力子裂解成的无极子,不是光子。

(10)物质-能量的大统一:在宇宙单位黑洞中心的极高温高压下,一切物质和能量都变成物质能量的最小单位---无极子级粒子。无极子级粒子也散布在无垠的空间。乃至原子间、光子间、原子核内的夸克间、胶子间,等一切空间中。它是无中生有的物质基础。

   10,宇宙三定律 ( 3 Laws of the cosmos ):

   (1)宇宙是无限的:表现为承载万物及其变化的空间无边无际;描述万物变化快慢的时间无始无终。宇宙单位的时-空起始于宇宙单位黑洞的爆炸,各部份分别结束于离其最近的另外宇宙单位黑洞。

   (2)宇宙是循环的:以宇宙单位为单元。以宇宙单位黑洞(母黑洞)形成,到爆炸,到宇宙单位发展,成熟,被另外在形成中的母黑洞“吞蚀”等,不同发展阶段的无数宇宙单位,构成了无限并循环的宇宙。(图七)

   (3)宇宙是全面自动化的演化者:宇宙中的万物是自有永有并都在按照自然规律全面自动的衍化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切有灵性的生物或灵体,都在这无限的空间中,经过不同的时间过程衍化而来。当然,不能否认由高级灵体创造低级生物的可能性。

二,地球在本宇宙单位中的地位:

   (一)地球: 是太阳系中的一个行星:很特殊的一个“水球”。衍化出生命来。

   (二)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银河系中最少有2000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

   (三)银河系:本宇宙单位中,目前观察并计算,最少有1000亿个类似银河的星系。

   (四)本星系群和本星系超群:许多相近的星系构成星系群,许多相近的星系群又构成星系超群。

   银河系与相近的星系构成本星系群;由本星系群与相近的星系群又构成本星系超群。由星系,星系群和星系超群构成本宇宙单位极大尺度上的网状结构。这些都是局部引力(星系内部的引力,星系群内的引力,星系超群内的引力。这些力对本宇宙单位而言,都是向内的力。)与无极子斥力和邻宇宙单位的引力(这些力对本宇宙单位而言,都是向外的斥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五)本宇宙单位: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仅是本宇宙单位中很小的一部分。而本宇宙单位也仅仅是宇宙中很普通的一个单位。

   三,人类的发展阶段:如果与个体发育相对照

   (一) 胚胎期:由无机物到人类有文字记载。

   (二) 婴儿期:由有文字记载到人类开始探索地外空间。

   (三) 幼儿期:由开始探索地外空间到可在太阳系中自由“行走”。

   (四) 青年期:由冲出太阳系到可在银河系中自由“行走”。

   (五) 成年期:由冲出银河系到可在本宇宙单位中自由“行走”。

   (六) 长生期:可冲出本宇宙单位到其它宇宙单位中“永生长存”。

   目前,人类仅处在婴儿期到幼儿期的过渡阶段,即已伸出小脚去探索地球这个“摇篮”之外的星球,如月亮,火星,金星,甚至太阳系的边缘,等等。

四,人与神的关系:

   (一)“神”的定义:是具有极高智慧,并掌握了一切自然规律的灵体。他们可穿越时空,创造生命。

   (二)“神”存在的可能性:仅就本宇宙单位而言,用进化的观点看,地球46亿年能演化出人类来。银河系存在137余亿年,其中最少有2000亿个类太阳的恒星。不用1%,不用万分之一,而用亿分之一的可能性来计算,银河系中也应有2000个恒星及其行星中存在有有智慧的生命。大体估计,其中1/3的智慧低于人类;1/3的智慧与人类相当;1/3的智慧高于人类。这具有高于人类智慧的生命体的星球也应有700个左右。在本宇宙单位中,最少有1000亿个类银河系,其中亿分之一孕育生命,应有1000个。这其中有300个具高智慧生命,则,本宇宙单位中应有210000(二十一万)个星球有高于人类智慧的生命体存在。这其中1%掌握了全部自然规律,也应有2100个智慧极高的生命体存在。他们也许能穿越时空,创造生命。如果用无限的宇宙来评估“神”的存在,答案应是肯定的。而且不仅一种。人们常看到的飞碟、UFO、外星人等,极有可能是那些介于人和神之间的98%的生命体的一部分。

   (三) 地球生命的来源:两种说法争论不休。

   1,神创论 (设计说):从目前考古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的研究资料来看,支持神创论(设计说)的,或说,不支持进化论的资料估计佔60-70%。

   2,进化论:支持此说的资料估计有30-40%。

   本人认为:进化是因,是过程;神是进化的最高境界,是果。无进化,神无源;无神,进化无果。人是进化过程中极重要的环节,但不是最终结果。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已在做神才能做的最初级的东西,如 认识遗传物质 DNA ;探索改造 DNA 以求治病的可能性;培养出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并向培养组织,如,肌肉,上皮等;培养器官,如,耳壳,肝,肾等进展。人类已登上月球,并向火星等更远的方向探索发展。人类未来的进化不可限量。这就是在向神的方向发展。这就是进化与神创在认识上的结合点。这可把进化与神统一起来,可看出人类应该努力的方向,而不是在概念上争论不休,延缓发展。

   (四) 人与“神”的关系:

   1,进化论: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自然,找出规律,以达到人类能掌握自然规律,并进而利用,改造自然,为人类谋幸福和出路。由于认识上的局限,目前一般不承认神的存在。实际上,如前所述,若把进化论看成是宇宙中的一项重要的自然规律。它恰好是神存在的最好证据。不能认为进化只存在于地球之上,更不能认为进化只存在于地球存在的这45亿年之中。它应该是宇宙中的普遍规律,如能如此认识,在无限的宇宙中进化出多神来,应该是一种理性的、正确的思考。无神论和—神论都过于偏执。当然,这也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一个必然的过程。只有认识了多神存在的可能性之后,人类才不会为—神拼个你死我活。人类社会才会有万事太平的可能性,人类才可能团结一致,向神学习,去争取掌握一切自然规律,为人类的永生长存而努力。

   2,神创论:认为人及万物由神创造。人只能服从神,崇敬神,一切听从神的安排。我认为,“神”或说自然,给了人智慧和能力,但人如何做,是由人选择的。人除应该崇敬神,祈求神的帮助外,更应该向神学习,去掌握自然规律,以求达到神的智慧与知识;以求达到人类的永生与长存。只崇敬和祈求,如同神给了人救生的船,而人不爬上那条船,只在原地叩头祈求,不行动一样。神不能把人抱上救生船。人类要行动。这个行动就是研究科学,研究社会, 研究宇宙,研究人体自身;以求掌握一切自然规律和人体自身的规律;达到改造自然,改造人体自身。最终,人类能在宇宙中自由“行走”,避凶趋吉,达到永生长存的目的。否则,人类是没有前途的;必然随着各种天灾,包括星体碰撞,太阳毁灭,地球毁灭而毁灭。或者,人类自己毁灭了自己,如无控制的核战争,制造杀灭人类的微生物,等等。人类能否在向神学习的过程中自救,还有一个时间问题。一切成果都必须在:地球毁灭之前人类能离开地球;太阳毁灭之前人类能离开太阳系;银河系毁灭之前人类能离开银河系;本宇宙单位毁灭之前人类能离开本宇宙单位。以求永生长存。达不到这个程度,可说人类也是没有前途的。

  (五)个人在人类长河中的作用:个人在人类的这个长河中,仅仅是一个很快流失的点。由我们无数祖祖辈辈的努力,延绵至今的人类,也需要无数的子孙后代去继承与延绵。个人在这个长河中的作用:

   1,在个人的一生中,制造,维持并享受与群体共同的生命,和谐与欢乐。

   2,促进,包括支持或参与,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研究的发展。

   3,生育抚养后代,以求继承与延绵,以求人类的永生与长存。

   总括上述进化与神创两种观点,人生的目的:

  (1)制造,维持并享受与群体共同的生命,和谐与欢乐;

  (2)以求人类的继承延绵与永生长存。

   而要达到这两个目的手段均在于保持社会和谐及科学研究的发展和创新,去争取掌握一切自然规律,使人类在宇宙中能获得最大的自由,来达到上述目的。因而,在目前,无论是“神创”还是“进化”,对人类的要求均是需要很好的去学习,去研究,以求社会的进步。包括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社会内部的和谐;共同享受社会现实的快乐;科技的发展,养育后代,以求人类的永生长存。

   在人类永生长存这个终极目标上,“神创”与“进化”要求人类所做的事是一样的。当然,就目前的认识上还有差别。“神创论”者认为只要依靠神,人类不需要做什麽,就可以达到神要求的目的。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几千年的历史已证明了这一点。人类社会的进步,生活的改善,对自然认识的步步深入;在地球上活动度,自由度的大大提高;是人类不断努力的结果。只崇敬神, 而无所事实的行为,只能使人类永远停留在“婴儿期”阶段,而不得进步,甚至毁灭。如玛雅人文明的消失,复活节岛人的失踪,等等。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可以不需要“神”的护佑,支持,和帮助。相反,我们更需要“神”的指引,规范,与启示。

   五,人类所需采取的行动:

   (一)树立普世而美好的道德规范和公平又公正的社会准则,并尊从而行之:

   对个人而言,这是一件知易而行难的事。对整个社会而言,是知也难行也难的事。但人类必须知难而上,摸索前进。尊从神,圣贤先哲的见解,建立符合当代人类最大利益的道德规范,并尊从而行之。其难的原因有二:

   1,个人因自身的祈求和利益与道德规范有冲突,则违背之。就道德规范而言,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到社会的各种正面教育,包括各种宗教教义,都能很轻易得知道做人要诚实,要互爱,要尊老,要扶幼,要和平,要和谐,要公平, 要公正,要信守诺言,等等。然而,在利益间,在名誉间,有时也是为了生存,而争执不断,罪恶不断。     2,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宗教,不同国家,所定道德规范有差异,而引起种种矛盾和冲突。在社会间,在民族间,在国家间,在宗教集团间,在利益集团间,因为种种的信仰冲突,名誉冲突,利益冲突,以及文化冲突,种族冲突,等等,而战争不断。就总体而言,这也是人类还幼稚,还不成熟的表现。人类历史数千年,就是相互厮杀的数千年。回首看看,其中没有多少是为了推动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而发生的。许多战争带给人类的仅仅是杀劫与倒退。时至今日,科学越发达,战争越残酷。许多领导人并没有从人类的战争历史中吸取教训,而是反复重演着历史的罪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社会更需要有高道德标准,高智慧的人来领导,来支配,来分配,才有可能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又引出如何选拔出这些人来的问题:民主选举,党内考验,专人指定,世袭继承,等等不同的制度;或宫廷政变,或枪杆夺权,都为取得这一领导权。可喜可贺的是,今天,已有了一些好的楷模。如,战乱纷飞几千年的欧洲,现在已有了相互协商的欧盟共同体在各国间协调,以期达到统一。联合国虽然还不能完全发挥理想的效果,但也在数十年间起了许多好的作用。人们开始认识到和谈,谐调,让步,互利,双赢,多赢的重要性。目前,诉诸武力的人和国家,还不可能完全消失,但人类在逐步发展,逐步成熟的总趋势还是对的。

   (二)提倡严谨而有益的科学研究,促进社会发展,向人类长生永存迈进。

   相对而言,这是一件知难行易的事。

   1,科学的定义:

   (1) 广义而言:在当时的条件和认知的情况下,寻求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利用之,即为科学。如,中医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先祖们将野生植物栽培成粮食、蔬果;将野生动物培养成家禽、家畜也是很好的实证。

   (2) 狭义而言:近数百年来,以欧洲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一套经实验,观察,到理论,实践的方法及系统。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给人类健康的改善,生活水平和自由度的提高,比比皆是。

   2,科学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在于更多更准地认识自然规律,以便更好更美地适应自然环境,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以求人类的永生长存。

   3,科学研究的可能结果:(正反两面)

   六,人类面临的重大灾变和问题,及应对:

   (一)自然方面:

    1、天体碰撞:

   (1) 对地球的碰撞:小行星和慧星对地球发生碰撞的机率较高。2005年7月4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深撞探测器 (Deep Impact)"一举击中坦普尔1号慧星 (Comet Tempel I )。这为人类预防天体碰撞地球做出了可贵的一步。

   (2) 对太阳系的碰撞:因星球间距离比星球的直径大很多, 故相撞的机率很低。一般不太考虑。

   (3) 星系碰撞:星系间的距离与星系直径的比例较小, 相撞的机率较高。在空间看到星系相撞也比比皆是。数亿年后,我们的银河系可能与我们的邻居,仙女座星系相撞。

   (4) 被大吸引体(Great Attractor可能为宇宙单位黑洞) 吸引而毁灭:这是本宇宙单位毁灭的一部分。人类能否逃过这一毁灭,是人类能否永生长存的关键。

   我们在宇宙中的运动:

   A,地球以每小时1000英哩自转;

   B,地球以每小时6万7千英哩绕太阳旋转;

   C,太阳系以每小时50万英哩在银河系轨道上运动;

   D,银河系随本星系团以每小时1百30万英哩的速度向大吸引体(位于半人马座方向) 飞驰。那里也许就是本星系团的最终归宿。但在此之前,银河系也许早已与仙女座相撞了。

   2,太阳的变化:

   (1) 太阳温度的变化:

   (2) 太阳黑子的变化:

   (3) 太阳磁场的变化:

   (4) 太阳风暴: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地球的自然环境,从而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存。

   3,地球自身的变化:

   (1) 地磁极的逆转:对生物生长,活动的影响。

   (2) 地球轴及轨迹的变化:冰川期的到来和消失。

   (3) 地核运动对地壳的影响: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地裂山崩,沧海桑田,等等。

   (4) 地球表面的自然分化:

    A,沙漠化:在逐年增加,而耕地面积越来越少。

    B,水分布:灌溉水,饮用水的缺乏越来越严重。

    C,气温变化:变暖,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变冷,冰川期到来,生物灭绝,更加可怕。

    D,植被: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也随人的开伐而变化。反餽影响气候,环境和人类的生存。

   (5) 微生物的天然变异:对人类有害的变异将危害人类的生存。

   (二)人类的行为:

   1,宗教信仰的差异:认识到多神存在的可能性之后, 要淡化一神的概念。 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真正相互包容,相互尊重。否则,多个“一神论”之间,总认为对方是“邪教”,企图消灭之而后快,以期一统天下,而终究会打个你死我活。人类内部的战争永无休止。这也是“恐怖主义”的根本来源。人类只有认识了自然规律,了解了神的含义,明白了人类的最终目的和意义之后,放弃一神观念,尊敬多神,向神学习,内部团结,共同努力去掌握自然规律,以期达到神的境界,以期永生长存。我只能再次说,不如此,人类是没有前途的。无神论使还处于低能的人类妄自尊大,自私自利,无法无天,不怕惩罚。最终导致道德沦丧,论理失常,天怒人怨,毁于天灾或人祸。若如此,人类不可能永生长存。

   2,文化习惯的差异:要相互尊重,否则争执不断。

   3,政治制度的差异:要历史考验,不可诉诸武力,增大痛苦。

   4,科学研究和保护人类:

   (1) 原子核及更深层次的研究:直至引力、引力子、无极子等粒子的研究。只有把他们与质量、能量的关系完全搞清楚,并能被人类利用时,人类才会离永生长存的可能更近些。

   (2) 遗传物质 (DNA, RNA等) 的研究:物种的改良和创新。

   (3) 人体的结构,功能和灵魂的研究:人类必须不断研究自己,了解自己。分子体的人是不会永生长存

的,因为分子体的人类很难进行远距离宇宙航行。虽然这是千万年后的事。

   (4) 致命性微生物的研究:以防其毁灭人类。

   (5) 自然环境的改良和保护问题:非常重要也非常复杂,它确保着人类的生存和进化。

   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一)人生的目的:

   1,个体制造并享受与群体共同的生命,和谐与欢乐。

   2,促进社会的进步及科学研究和发展。

   3,生育,抚养后代,以求人类的继承延绵,永生长存。可以说永生长存是人类的最终目的 。

   (二)人生的意义:

   为上述三项目的中的一项,二项,或三项,做终生的努力与奉献,同时享受生活和欢乐,亦是人生最大的意义所在。最终的目的是达到人类的永生与长存。而这最终目的是由人类长河中无数个个体不断努力奋斗,希望达到的目的。

   能否达到人类的永生与长存这一最终的目,取决于:

   1、人类的努力与和谐;

   2、神的指引与协助;

   3、人类在宇宙中的机遇与命运。

   而这三点中,人类能把握的只有第一点:自身的努力与和谐。努力了,达到目的了,是成功;是人类所盼;是人类之福。努了,达不到目的,也不枉人类在宇宙中存在一场,如同个体来世界上行走一场一样。人类有这一机会,而不把握,不努力,自相残杀,就不可能有成功的结果。最终,将于毁灭。这应不是人类的期望。

   悟宇宙之无限,开万世之太平;励社会之奋进,求人类之永存。 此为本文之目的。愿社会贤达,政治精英,科技睿智,人类全体,宣传,支持,补充,修正,共襄伟举。

   盼能以人类自己的力量和所为,向神学习,提昇人类的智慧和能力达神的水平,来拯救自己,以 求永存。“人必自助,而后天助之。”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那是没有未来的。”

   若希望了解作者的详情及有关本文更多的图片, 参考文献等, 请参阅网址:  http://www.universegelu.com 。

   参考文献

    1.卢戈 ,宇宙的无限与循环,《 飞碟探索 》 1995; 89;10-12。

    2.卢戈 ,宇宙的无限与循环及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东方哲学观与科学相结合,整体对宇宙和人类的分析。 2002年 American Liberty University 东方医学哲学博士论文。( 英文摘要)

    3.卢戈,宇宙与人生-无限并循环的宇宙模型及可演化出多神。 中国科技纵横 ( 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 ) 2011.11 P.339-403 (英文摘要)

    4.李良:探索宇宙奥秘。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

    5.加来道雄:平行宇宙。伍义生,包新周译。重庆出版社 2008.9。

    6.史蒂芬 霍金,列纳德 蒙洛迪诺:时间简史。吴忠超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7.史蒂芬 霍金:果壳中的宇宙。吴忠超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8.约翰 巴罗:宇宙的起源。卞毓麟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9。

    9.《 大辞典 》三民书局,中台印刷厂, 1985 年 P751。

    10.张默生 ,《 老子新释 》大夏出版社,1990 年 。

    11.池田大作[ 日 ]、 狄尔鲍拉夫 [ 德 ],《 走向21世纪的人 与哲学–寻求新的人类 》宗成有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

    12.罗家伦,《 新人生观 》文国书局,1984 年

    13.《 简明大英百科全书 》台湾中华书局,1989 年 P.409。

    14.约翰–皮尔.卢米涅 [ 法 ],《 黑洞 》,卢炬普译,湖南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1

    15.基普 S 索恩 [ 美 ],《 黑洞与时间弯曲 》,李泳 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6.戴维.费尔律 ,《霍金的宇宙》海南出版社,赵复恒 译,2000年。

    17.达娜.狄锁妮,《宇宙大碰撞》谈祥柏 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18.约翰.格里宾,《星星宇宙谁的年龄大》陈振声 译,昆仑出版社,2000

    19.保罗.戴维斯,《上帝与新物理学》徐培 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0.Peter Coveney  And  Roger Highfield,《时间之箭》江涛、向守平 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1.Stephen W。Hawking,《时间简史》许明贤、吴忠超 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2.伊戈尔.诺维科夫《黑洞和宇宙》黄天衣、陶金河 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23.Sechell Jonathan 《地球与命运》杨克明、丁自强 译,联径出版事业公司,1984

    24.宇宙信息,引力探测器B证明爱因斯坦是对的,“哈勃”“斯隆”使已知光学爱因斯坦环增加3倍。《天文爱好者》2006,1.P.17.

    25.徐元平:“生物史上的大灭绝”国际周刊,1999。5.2-5.9.

    26.须眉,说说影子物质,《天文爱好者》2001,1.P.23.

    27.何香涛,黑洞——类星体的发动机(五)。(NGC5128,一个可能的白洞候选者),《天文爱好者》2008,3.P.48-51.

    28.Adam Frank。 How an amateur astronomer changed stellar astrophysics。 Astronomy, Nov. 2009 P.48-53.

    29.New observation have smashed the old view of our universe. What now? Scientific American。 Jan。.1999.Front cover.

    30.Parallelism Theory. A screw cosmic model in mathematics。 Science News。 June 24 2006. Back cover.

    31.Tim Folger. A universe built for us。 Discover, Dec.2008。 P. 52-58.

    32.Paul J.Steinhardt. Why the universe had no beginning. Astronomy, Apr. 2009.  P.28-33.

    33. David Castelvecchi. Galaxy clusters slide to the south. Mysterious flow could call universe’suniformity into question。 Science News. Oct. 25,2008。 P.12.

    34.Editor’s picks. Top 10 discoveries of the last 35 years。 4, faster than a speeding bullet. Astronomy, Aug. 2008.  P.40.

    35. Abraham Loeb Going faster than the speed of lightAstronomy. Jan. 2009. P.12.

    36.Michael E. Bakich. The northern sky’s top 10 galaxies. 5. The Needle Galaxy ( NGC 4565 )。 Astronomy, Nov. 2008. P.60.

    37. Simon Dedeo. Big Bang vs. Black Holes.Astronomy, Dec. 2006.P.62.

    38.Editors’ picks. Top 10 discoveries of the last 35 years. 9. An attraction of massive proportion. he Great Attractor. Astronomy, Aug. 2008.P.37.

    39. Chris Schur. Globular cluster NGC 6712. Astronomy, Dec. 2008. P.85.

    40.Jan Ambjorn, Jerzy Jurkiewicz and Renate Loll. The Self-Organizing Quantum Universe. Scientific American, Jul.2008. P.42-49

    41.Timothy Clifton and Pedro G. Ferreira. Does Dark Energy Really Exist? Scientific American, Apr. 2009. P.48-55.

    42.DavidBiello.DarkMatterDiscovery.Scientific American. Nov. 2006. P.36.

    43. Kathryn Garfield. Did life begin in space? Discover. Nov. 2006.P.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