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传承网

    

继承传统 · 学习现代 · 着眼未来

 人物
当前位置:
大家风采
丁清波
    发布时间: 2022-03-16 16:14    

 国家级非遗项目“潮州铁技木偶戏”国家级代表传承人  

丁清波

丁清波,男,汉族,1963年生,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磷溪镇塘边村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1983年经老艺人继林介绍,随“源香班”蔡来发师傅学艺,学成后,成立以家庭为模式的新源香木偶团,并把技艺传授给黄美容、丁佳铭、丁梓明、黄怀青等人。

在多年的学习演出中,他掌握顶锅、抽纸龙、转瓷盘、提花瓶等技巧表演,同时恢复了失传多年的表演技艺,并且重新改革相关表演器具,使濒临失传的铁枝木偶艺术传承下来,代表作品有《唐僧收三徒》、《杂技》、《八仙贺寿》、《五福连》、《猫儿换太子》、《明宫双太子》等。


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

潮州铁枝木偶俗称“纸影戏”,是我国木偶艺术的稀有品种,系由南宋时期随中原移民传入的皮影戏演变而来。清代以后,为满足观众视觉欣赏需要,艺人们逐渐把舞台蒙上的白纸去掉,把偶像从平面改为圆身,于是“捆草为身、扎纸为手、削木为足、塑泥为头”,在当时称为“圆身纸影”。后经艺人不断实践,逐步形成偶像舞台表演。潮州铁枝木偶偶像由连在后面的三枝铁枝操纵,保留了皮影操纵特点;剧目、表演动作、音乐唱腔与潮剧相同;表演时后台由三至四人操纵木偶,盘腿而坐,每人操纵一至二尊,后面伴唱、伴乐者九至十二人;基本表演手法有:推、拉、提、拨、抖等,表演过程根据人物行当和剧情需要表演飞天、入地、点火、射箭、骑马、张扇、划船、武打等动作,呈现独特的操纵技艺。

但是,由于随着人们艺术欣赏时尚的改变,演出市场日益萎缩;木偶班大多为半农半艺,是松散形业余艺术团体,对木偶戏的研究传承具有一定难度,特别是一些高难表演技艺面临失传,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