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
天人合一”。
《易经》,分为三部,天皇氏时代《连山》、《归藏》、周代的易书《
周易》,(一说分别作于上中下三个时代,一说三本书均作于上古时期),并称为“三易”。
东汉学者
桓谭在《新论正经》中说:“《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秦朝精简本)。《连山》藏于
兰台,《归藏》藏于太卜。”《连山》与《
归藏》魏晋之后下落不明或被儒道吸收作经或亡佚,成为中华文化领域里的千古之谜。
关于“
三易”之说。《
周礼》“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易》,二曰《归藏易》,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卦六十有四”。就是说,在周朝《连山易》、《归藏易》、《周易》这三个易由卜官掌控,对国家大事、军事战争、祭祀活动进行预测。
易经连山
据宋
罗泌《
路史·前纪二·天皇纪》载,《连山》相传为盘古开天地后第一代君主
天皇氏所创。《连山》和《归藏》、《周易》并称为占卜的三易之法。连山是三易之一,以“艮卦”为首。《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郑玄于《周礼注》称:“名曰连山,似山出内气也”。顾炎武《日知录‧三易》:“连山,归藏非易也。而云易者,后人因易之名以名之也。”
相传连山至汉初时已失佚,桓谭《新论》云:“山(连山)藏于
兰台”。北宋邵雍认为:“连山蓍用九十七策,以八为揲,正卦一〇一六,互卦一〇一六,变卦三二五〇一二,以数断不以辞断。其吉凶一定不可易”。又一说《连山》即《数术略》之《夏龟》。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收有《连山》一卷。
易经归藏
《归藏》是
三易之一,《
周礼·春官》曰:“
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
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意思是说《连山》、《归藏》、《
周易》是三种不同的占筮方法,但都是由8个经卦重叠出的64个别卦组成的。相传
黄帝作《归藏易》,有四千三百言。宋代
家铉翁称:“归藏之书作于黄帝。而六十甲子与先天六十四卦并行者,乃中天
归藏易也。”。《归藏》,也有人认为是
商代的《
易经》,魏晋以后已经失传。《
商易》以
坤为首卦,故名为归藏。
一说《归藏》在汉朝已佚,因为《
汉书·
艺文志》中没有著录,《
隋书·
经籍志》亦曰:“《归藏》汉初已亡,晋《
中经》有之,唯载卜筮,不似圣人之旨。”明朝
杨慎以为汉代时《归藏》未失,“《连山》藏于
兰台,《归藏》藏于
太卜,见桓谭《新论正经》,则后汉时《连山》《归藏》犹存,未可以《
艺文志》不列其目而疑之。”清人
朱彝尊云:“《归藏》隋时尚存,至宋犹有《初经》、《齐母》、《本蓍》三篇,其见于传注所引者。”
1993年3月,湖北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中出土了《归藏》,称为王家台秦简归藏,重启研究《归藏》的热潮。有人认为“秦简《易占》不仅是《归藏》,更准确一点,应当是《归藏》易中的《郑母经》”
易经周易
《周易》相传系周文王
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
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
卦辞、
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
阴阳与
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
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
十翼》,相传为
孔子所撰。
也有人直接把《周易》称为《易经》。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很多人误以为《易经》就是《周易》,《周易》就是《易经》。其实是错误的,简单的说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就是从属关系上的不同,易经包含了周易,照南怀瑾先生的说法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在于:
相传《周易》是周文王在坐牢的时候,他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我们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有部分是从文王著作了这本《周易》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所以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其实易经有三易之说。一、《
连山易》,二、《
归藏易》,三、《
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