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传承网

    

继承传统 · 学习现代 · 着眼未来

 人物
当前位置:
大家风采
刘立谦
    发布时间: 2022-08-30 14:51    

晋州市民间工美艺术协会会长  刘立谦


刘立谦

刘立谦,男,汉族,1968年生于河北省石家庄晋州。中国工艺美术名家,当代知名艺术家,国家一级玉雕雕刻工,(国家一级)高级技师,中国杰出手工艺师,县级非遗传承人。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柳朝国、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卢进桥、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杜双银先生。多年来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部分作品都获得了不错的奖项。

擅长玉雕精琢工艺,尤以玉石金银错工艺,薄胎工艺,镂空工艺方面独树一帜。带徒方面,多年来培训16人,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他关心贫困家庭,在曲阳参加爱心艺术家作品公益义卖活动中获得“爱心使者”称号。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中国邮政一带一路文化传承免费提供自己的知识产权,积极为党的建设保驾护航。

刘立谦会长与恩师柳朝国大师(非遗代表)合影

他的每件雕塑作品中都呼吸着雕刻师的灵魂,他谦和敦厚,内敛沉着,构思奇巧,致力于积极发展文化传统,把失传的金银错工艺和薄胎工艺技术加以修复传承。在继承传承中创新,把有时代特色的工艺和现代理念审美相结合,使得他的作品古典中不失时尚秀美,温婉细腻又不失精致大气,可谓“精华韵味赖修养,传统继承启新章”。

创作之余,他还致力于学术研究,多次发表学术论文,很好地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发展。

刘立谦会长与外国友人合影

刘立谦会长出席晋州市首批“名师名医名家”工作室领衔人授牌仪式留影

刘立谦会长出席座谈会合影

刘立谦会长出席晋州市民间协会工美艺术协会第一次理事会议合影

发表论文如下:

1.2015年《工艺美术》专题第三期发表《浅谈千年奇巧玉雕》论文一篇。

2.2015年《乐土》杂志第三期发表《玉雕金银错镶宝石工艺探析》论文一篇。

3.2015年《乐土》杂志第四期以本人作品《金银错八宝盒》图片为期刊封面;发表《浅议玉雕创新》论文一篇。

4.2015年《中华风采》第八期发表《玉雕镶宝石工艺探析》论文一篇。

主要成就:

其创作的玉雕作品既融合了中国诗书、绘画、雕塑之精髓,又注重传统、推陈出新。雕刻手法委婉圆润、线条简洁、流畅、最大限度的诠释了玉石的内涵。现担任中国工合收藏文化研究会常务委员、全国工艺美术行业理事、中国雕塑家协会石雕专业委员会会员、河北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河北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石家庄凤玄玉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晋州市民间工美艺术协会会长等职位。他还积极参加各种艺术交流和创新活动,其作品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少爱好者与收藏者的关注,尤09年以来,作品多次被各方面专家收藏认可。


高档和田玉原料,薄胎水上漂工艺,经过精细镂空,中间以丝扣连合,严丝合缝,轻如羽毛,小中见大、精细入微,继承皇家传统的技艺

此作品为金丝玉,以金银错嵌宝工艺,在继承传扬皇家工艺的基础上,增添了嵌宝金银错,二十四个截面代表二十四节气,圆周360°代表一年365天,外嵌十二个玛瑙代表十二个月,从中反映周天的人文宗教文化

此作品理念是吸收传统道教文化传统,道教文化对普罗大众影响深远,各种吉祥福神成为极受民众推崇的符号。作品以五神的形象精细雕琢,用金银错工艺嵌入字体,使作品精致灵巧、华而不俗,背面由梨花书画社诗人为其题诗,可连环转动,成为适合收藏和观赏的传统摆件

自商朝以来在铜器上就有金银错工艺,经朝代的变更,岁月的消磨,其工艺渐起渐落,其工艺复杂豪华,用于朝廷贡品之用。此作品根据近代潘秉衡老艺人收藏的乾隆仿制品《金银错白玉八面笔洗》经精细研究恢复其工艺。以墨玉为原材料的八宝盒设计,初步形成采用绿松石、孔雀石、珊瑚玉、青金石、白玉、蔷薇石、金丝、墨玉八种材料制作,故称其八宝印泥盒,在制作过程中继承和创新了一整套新技法,并使之发扬光大

主要成果:

2010年参加轻工部举办“百花奖”参评;

2012年代表作品《带子上朝》、《饰品》被中国雕塑专委会期刊选登;

2013年作品《鸿运连连》荣获第八届“百花玉缘杯”中国玉石雕精品银奖;

2014年作品《共建中国梦,永结同心环》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国艺杯”金奖和第九届“百花玉缘杯”中国玉石雕精品铜奖;

2014年被博览江苏推荐玉雕大师荣誉称号;

2016年作品《五福临门》获国际收藏手工艺“工合杯”银奖;

2018年作品金银错《八宝盒》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技艺简介:

玉雕金银错嵌宝工艺,是在玉雕作品上凿出沟槽将拉出的金银丝按其所设计的尺寸大小,拉出型号:或块状、集好的宝石、玉石原料切割打磨出珠宝要求尺寸,压入沟槽,然后把玉石表面打磨平整光滑,使金银丝与宝石紧密结合,浑然一体,形成尊贵典雅、富丽堂皇的高档观赏艺术品或实用品。





从艺感悟:

其金银错工艺,最早见于商周青铜器,现河北省博物馆藏品汉代中山靖王刘胜的错金博山炉和金银错鸟篆文铜壶等,其工艺精湛,举世之宝。凡在器物上布置金银图案的都叫金银错工艺,清“痕都斯坦”进贡的玉器有相当多的金银错嵌宝石玉器,犹如夜幕中的繁星,绚丽多彩,皇宫中设立玉器造办处仿造已供其使用,因其工艺复杂,该玉雕技艺一度失传。民国金银错嵌宝工艺品多被运往台湾销声匿迹,现故宫博物院藏品有限。

建国初期,潘秉衡老艺人又成功研制了金银错嵌宝工艺,1954年担任全国手工艺合作社监事、北京玉器厂艺术指导、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1970年去世。

从潘秉衡1964年完成最后一件金银错玉雕作品,到大师马进贵2004年金银错玉雕作品参展,又中断了四十年,马进贵大师的作品给社会带来了无穷的价值观和艺术美感,在艺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惜之,于2017年马进贵大师仙鹤而去,使之国宝顿失。

此生有幸拜在国家非遗玉雕领军人柳朝国大师门下,立志潜心研究金银错嵌宝工艺,使之中华瑰宝再次传承。本人的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金、银、铜奖,以回报社会一种传统艺术的美,这种工艺就是金银错嵌宝工艺。